中新網泉州6月9日電 題:閩臺兩個“大岞村”:走親訪友話合作
作者 孫虹 廖靜
與臺灣隔海相望的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zhèn)大岞村里,村民張明昆這幾天又開始忙活著,準備迎接海峽對岸的親人。他近日受訪時告訴記者,在臺灣基隆大岞村的叔叔張細山一家11日將到廈門參加海峽論壇,然后會回來“走親戚”。
第八屆海峽論壇12日將在廈門正式舉行。而三年前的第五屆海峽論壇上,年近80歲的張細山作為臺灣鄉(xiāng)村代表在海峽論壇大會上發(fā)言,以“我們都是一家人”的一席話道出了海峽兩岸的“同根、同源、同名”,也讓很多人記住了閩臺兩個“大岞村”。
“叔叔喜歡吃老家的地瓜、花生、薯粉圓……”說起叔叔,張明昆打開了話匣子。
六十多年前,年僅17歲的張細山與100多名大岞村民乘船去臺,從此與家鄉(xiāng)親人一水之隔卻無法相見。張明昆說,“當時那個年代,叔叔并不知道一下子會呆那么久!
45年前,一艘來自臺灣的私人小漁船駛入大岞村靠岸,這一幕更是讓張明昆至今仍記憶猶新,“那是第一艘前來大陸靠岸的臺灣漁船。那時,我才第一次知道,在海峽對岸也有一個‘大岞村’。”
1983年,思鄉(xiāng)心切的張細山和10多名村民一起經菲律賓轉道香港,回到故鄉(xiāng)。張明昆至今印象深刻:那年叔叔一行人在村口遇見親人,紛紛抱在一起痛哭流涕!笆迨寤氐郊視r,兄弟姐妹都還在,可是父母已經去世了!
這樣的尋親故事,在大岞村一幕幕上演。近些年來,尤其是隨著海峽論壇等兩岸民間交流活動熱絡開展,閩臺兩個大岞村的村民往來“串門”更加親密。
村內有一條看似平常的街道,名為“臺灣街”。走在小街上,便利店、茶葉店、小吃店林立,似乎與臺灣沒有什么直接聯(lián)系。村民張亞平一語道出“玄機”,“街上有約100戶村民,家家都有臺灣親戚!币虼,大岞村特地將這條街叫做“臺灣街”。
與臺灣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大岞村,也是大陸第一個向臺灣提供漁工的村子。上世紀80年代,大岞村經濟單一,年輕人就業(yè)困難,而臺灣漁業(yè)發(fā)展急需勞動力。在張細山的積極對接下,村里不少年輕人去臺灣基隆從事漁工等行業(yè)。
“村里去臺灣進行勞務輸出的人數最多時超過1000人,如今剩下百余人。”張亞平說。
大岞村對臺勞務輸出少了,但兩地交流交往愈加頻繁。隨著兩岸勞務輸出與漁業(yè)貿易的發(fā)展,大岞村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單一的漁業(yè)村變成一個集海洋產業(yè)、旅游產業(yè)、石雕產業(yè)為主的新漁村。
大岞村里,當年臺灣漁船靠岸的小漁港已經得到擴建,旅游景點、民宿餐飲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客。在臺灣親戚的牽線搭橋下,大岞村民還將傳統(tǒng)技藝石雕銷到臺灣乃至海外。
惠安石雕在臺灣有著深遠而廣泛的影響,臺灣宮廟處處可見惠安石雕的影子。張亞平說,早年也有不少臺灣雕刻大師將自己的作品帶到惠安來批量生產,“兩岸雕藝產業(yè)淵源深厚,我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交流合作,共同發(fā)展!
閩臺兩個“大岞村”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張明昆說,與對岸的親人常常電話、微信交流,十分方便,“除了他們清明回來祭祖外,碰到婚喪等大事情都會互相走動,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