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們的根在哪里 為臺胞尋根的二十四小時

2014年04月23日 16:1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23日梅州消息 4月10日晚上,前來嘉應學院講課的臺灣成功大學著名教授楊竹星先生,面帶歉意地對陪同的嘉應學院外事處領導說:“我在臺灣上網時,看到2011年6月27日《梅州日報》上刊登的《劉碧良先生尋根:‘謝謝你們圓了我們的夢’》的文章之后,我也很想知道我們的根在哪里?”

  熱心腸的魏宇文處長決定幫他圓尋根夢,她詳細詢問楊教授的家族史。楊教授說:“九十高齡的父親告訴我,我的祖籍是鎮(zhèn)平縣,祖先是清代時遷到臺灣美濃的,我是遷臺后的第十四代!薄拔覀冊谂_灣的楊氏祠堂一進門有‘關西第’的堂號,門聯(lián)是‘關西夫子家聲,江右相公門第’,在祠堂的墻壁上還寫上了‘弘農堂’和對聯(lián)‘理學舊家,鄉(xiāng)賢新世第’!背诉@些零碎的信息外,楊教授對其他情況一無所知。其實,一般說來,客家姓氏的堂聯(lián)、門聯(lián)是一樣的,楊教授提供的信息作用不大。

  面對沒有詳細地址、沒有遷臺祖先姓名的尋根,幫過很多臺灣教授尋根的魏處長犯難了。這時,魏處長想到了筆者,她將有關信息傳遞給我。得知楊教授在梅的時間非常有限,我馬上將信息傳遞給了蕉嶺縣外事僑務和臺灣工作局,該局高度重視,指派了一名工作人員王先生負責此事。

  蕉嶺楊氏主要分布在蕉城、新鋪、廣福、三圳等鎮(zhèn),4月11日一大早,王先生便將所有楊氏宗親會的電話打了一遍,將有關情況說明清楚,但是當對方得知就這么一丁點信息資料時,都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因為蕉嶺的楊氏基本上都是楊氏廣東始祖楊云岫的后代,他們的堂號、堂聯(lián)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僅僅憑堂號、堂聯(lián)是很難尋根的,這件事實在難辦。

  廣東梅州既是僑鄉(xiāng),又是臺鄉(xiāng),我們堅持“僑中有臺,臺中有僑”的原則,開展僑聯(lián)工作,因此臺灣同胞也是我們的服務對象。抱著一切為了群眾的思想,王先生先后來到蕉城、新鋪、廣福、三圳,找到楊氏宗親會的有關人員了解情況,再次詳述了楊竹星教授尋根的情況。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蕉城鎮(zhèn)的楊氏宗親會的新老會長楊振江和楊錦源,拿出臺灣出版的臺灣楊氏族譜仔細查閱,始終沒有找到與楊教授提供的信息相吻合的地方。

  至此尋根告一段落,當王先生將情況反饋給我時,我還是心里不踏實,而且楊教授還是沒有認同,這是認祖歸宗的事情,不可能馬虎了事。

  經過一夜思考,我覺得不管能否找到,我們都要試試。4月11日星期六,我起了個大早,放棄了節(jié)假日,與楊教授、魏處長等來到蕉嶺。我們決定從就近的蕉城開始,在王先生的引領下,來到蕉城鎮(zhèn)楊氏宗親會,等候在那里的楊振江和楊錦源迎接了我們,一番寒暄后,他們拿出臺灣出版的臺灣楊氏族譜。楊教授打開族譜,一邊翻,一邊搖頭,看到這種情況,我們知道不對了。這時,楊錦源從口袋里拿出一張紙,說“這是我整理的遷臺楊氏的情況表!睏罱淌诳戳丝,臉上露出了笑容,指著“恭成”的名字說:“這張表勾起了我對祖宗的記憶,這就是我們的開居祖!”

  后來,我們就問楊會長,這里還有沒有祠堂或者墳墓等遺址,楊會長說:“有!在另外一個地方——橫江!睘榱俗C實所找之處是真實的,楊會長帶著我們來到了橫江,看了老祠堂,楊教授非常高興地說:“這與我們臺灣的宗祠格局一樣!”然后又去看楊氏祖墳,在那里,楊教授找到了“恭成”的名字,楊教授非常高興地說:“太激動了!面對沒有詳細地址,沒有遷臺祖先的詳細姓名,也能找到根!這是我們幾代人的夢想,謝謝你們圓了我們的夢,我馬上將照片上傳到臺灣給我父親看,我要帶著他們回家!

  至此,在幾乎沒有可用信息、時間緊迫的情況下,經過二十四小時市、縣聯(lián)合,幫助臺灣教授在蕉嶺圓了楊教授一家的尋根夢。(中國臺灣網梅州市臺辦通訊員 鄧銳 李浩)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tài)|轉載申請|聯(lián)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

二手房| 那曲县| 娄烦县| 富源县| 永川市| 浦江县| 黄石市| 平湖市| 宾川县| 新晃| 上虞市| 思茅市| 满洲里市| 黄石市| 冷水江市| 农安县| 泸水县| 内丘县| 衡南县| 建水县| 同心县| 财经| 永寿县| 临沂市| 岑巩县| 封丘县| 大厂| 射洪县| 全州县| 昌江| 嘉兴市| 资源县| 合川市| 嘉义县| 柳州市| 靖江市| 丰都县| 同仁县| 高阳县| 临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