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兩岸攝影家在臺東拍攝漁民捕撈時的情景。焦紅輝攝
2008年元宵節(jié)兩岸攝影家在閩西拍攝客家人鬧元宵時的情景。焦紅輝攝
4月,兩岸攝影家將前往多彩貴州采風,焦紅輝正在緊張地做著各種準備。
自2002年海風出版社啟動“兩岸攝影家·兩岸行”交流活動以來,他們先后在臺灣、福建、四川、安徽、上海、湖北、山東等地采風;7次在臺北、臺南,6次在福州和山西平遙、云南大理、武漢、上海等地,舉辦兩岸攝影家作品聯(lián)展。臺東漁家在凌晨海風中撒網(wǎng)的身影,福建閩西帶著濃郁客家氣息的土樓,武夷山迷人的云海丹山……兩岸的名山大川、城市鄉(xiāng)村,通過兩岸攝影家的鏡頭,一一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
焦紅輝是海風出版社社長,他和臺北攝影學會前理事長蔡登輝,10余年來不懈努力,將兩岸攝影家組織在一起,記錄真實,傳播文化,建立友情,為此,他們被兩岸同行戲稱為“兩‘輝’相映”。
為了讓“兩岸攝影家·兩岸行”系列交流活動更有成效,每一次活動,他們都殫精竭慮,精心策劃。隨著采風活動的不斷深入,兩岸攝影家們的鏡頭里已經(jīng)不滿足于簡單的風景名勝了,如何展現(xiàn)近代中國歷史的沉重感和現(xiàn)代感,成為他們追逐的目標。
2009年,兩岸的攝影家們沿著福州和閩江一路順流而下,將140年前愛爾蘭著名攝影家湯姆森鏡頭下的福州和閩江重新進行梳理,用鏡頭重新演繹了跨越三個世紀的福州和閩江——“跨越三個世紀的影像”攝影展2010年在福州舉辦,不同時期的同一地方勾起了人們對歷史的回憶與思考,讓觀者對中國滄桑巨變無限感慨。
現(xiàn)實與歷史交匯,影像與文化結合,一張張照片也就有了更豐富的內涵。2011年5月,海風出版社與武漢市臺辦合作,舉辦了兩岸攝影家荊楚文化行活動。兩岸攝影家先后來到武漢市辛亥革命舊址、黃鶴樓、武當山、長江三峽、荊州古城墻等地采風,歷時半個月,行程3000多公里。
十年光影,兩岸攝影家在用鏡頭記錄社會、歷史、人文和生活的同時,也收獲了歡樂和友誼。一次次難忘的經(jīng)歷,成了兩岸攝影家共同的記憶。焦紅輝至今還記得2012年7月,他們到臺東拍攝捕魚苗。
凌晨3時,大雨一夜未停。去,漁民可能因大雨不出來捕魚苗,還有山洪暴發(fā)的危險;不去,就只能困守酒店。最后,他們還是斬釘截鐵地出了門。4時50分,到了第一個拍攝地金侖,不見漁民。5時,到第二個拍攝地大溪,有燈光!漁民出來捕魚苗了!此時,大雨奇跡般地停了。所有人都不禁歡呼雀躍,端起設備,向海邊沖去。5時30分,太陽躍出太平洋水面,霎時間彩云飛舞,霞光四射,波翻浪卷,魚躍人歡……“咔嚓、咔嚓”快門聲不斷。
那一次,兩岸攝影家收獲頗豐。晨光下,金燦燦的漁網(wǎng)、搖曳的肢體、浮動的光影,仿佛是一出海上的舞臺劇。類似的經(jīng)歷,多次出現(xiàn)在他們共同的攝影交流活動中,在他們心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美好印象。
十年光影,兩岸攝影家們的心血凝結成一幅幅精彩而動人的影像,僅海風出版社就陸續(xù)出版了《涼山火把節(jié)》、《古徽州·新黃山》、《閩西北風情》、《兩岸城市巡禮》、《光影世博》等。
10余年不輟交流,9次赴臺辦展,焦紅輝感慨良多。兩岸雖履痕艱辛,所幸海峽風浪漸平,人民相親。光影之外,最珍貴的是兩岸攝影家結下的沉甸甸的情誼。(江寶章 徐林 朱軍)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