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北京9月14日電(記者查文曄) 臺灣知名作家藍博洲所著的紀實文學作品《臺共黨人的悲歌》一書日前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新書發(fā)布會暨“尋找失落的臺灣歷史記憶”座談會14日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
該書講述了當年中共在臺地下組織領導人張志忠、季沄夫婦及其子楊揚的生命故事,勾勒出1947年臺灣“二二八”事件及其后五十年代“白色恐怖”中臺共黨人的悲壯群像。這段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曾因政治禁忌被掩蓋,作者花費大量時間查閱檔案資料,探訪親歷者,從堆積如山的史料中重新建構歷史。該書初稿1994年即已完成,但作者在10多年間反復修訂增補,于2012年才首次在臺灣出版。
據(jù)考,張志忠1910年出生于臺灣嘉義,14歲時赴廈門集美學校就讀。1932年,他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并于同年入黨,其后回臺建立黨組織,因被檢舉而遭日本殖民當局逮捕。次年,他裝瘋得以脫獄,逃亡大陸。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張志忠被派往八路軍129師,從事對敵宣傳工作。抗戰(zhàn)勝利后,他于1946年返臺,后任中共臺灣省工作委員會委員兼武工部長。1949年底,張志忠夫婦被捕,在獄中堅貞不屈,直至犧牲。
出席發(fā)布會的全國政協(xié)原副主席、臺盟中央原主席張克輝說,本書的出版十分有意義,臺共黨人的斗爭史是臺灣歷史上不應忘記的重要一頁。藍博洲是“用雙腳寫作”的作家,建立在歷史真相上的作品會傳之久遠。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汪暉表示,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奔波于里巷墳頭、鄉(xiāng)村都市、臺灣南北、海峽兩岸,過程可謂艱苦卓絕。通過這本書,讀者得以接近當年革命者的思想與精神世界,了解他們的生活與斗爭,從而為理解20世紀中國革命史提供新的契機,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我碰到了歷史,歷史改變了我!彼{博洲說,臺共先輩們?yōu)榱死硐攵I出生命的精神震撼了他,使他走上了這條“打撈被遺忘的歷史”的寫作道路。他希望更多的兩岸青年能讀到這本書,了解臺灣人民也曾積極參與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民族解放與革命斗爭,了解臺共也是臺灣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藍博洲,1960年生于臺灣苗栗,現(xiàn)為臺灣知名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幌馬車之歌》《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尋找祖國三千里》等作品。
·寶島記憶與兩岸歷史的“追蹤者”——記《臺共黨人的悲歌》作者藍博洲
[責任編輯: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