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正當同學們高高興興準備迎接新學期時,重慶醫(yī)科大學的大四學生小文(化名)卻怎么也開心不起來。一萬多元學費,不到一小時就被路邊殘棋攤騙走,讓小文陷入兩難。(8月31日《重慶晚報》)
這個8月,“大學生被騙”恐怕是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先是重慶、濟南等地女大學生因誤上黑車遇害,現(xiàn)在重慶又發(fā)生了男大學生被騙學費的案件。社會經(jīng)驗匱乏與自我保護意識欠缺,讓大學生群體屢屢成為不法分子作案的目標,這無疑凸顯出常識課程與防騙教育的重要性。
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在校學生往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考書本知識或許還能拿到高分,但一旦進入社會的考場,考察對社會、人性的了解,考驗對生存技能、防騙技巧的掌握,恐怕就很難及格了。加之從小就成長在“童話教育”的氛圍中,一些大學生很難對陌生人保持足夠的警惕性,這就導致了一些看起來并不高明的騙局,卻往往能讓他們上當中招。
如今已到開學季,不少大學生懷揣學費赴學校報到,很容易被騙子盯上。有鑒于此,公安機關應在這一時期內(nèi)加大對此類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同時,高校也要著手加強常識教育,提升大學生的防范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眼下,最直接的應對措施,不妨讓防騙課成為高校開學的第一課。在這堂課上,學校不僅要教授抽象理論,更要講解具體案例,還可以請公安等部門的工作人員來傳授具體的防騙手段。
當然,指望一堂課就能教會大學生一些生活和社會常識,從而避免上當受騙,這并不現(xiàn)實。遵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教育理念,接下來,高校還要通過合理安排社會實踐、實習等活動讓學生增加對社會的認知。只有更科學地為大學生設計社會實踐、實習方案,并對學生的實踐、實習進行切實監(jiān)督、考核,才能真正讓學生從這些活動中汲取養(yǎng)分,達到體驗生活、認識社會的目的,從而減少大學生被騙的幾率,培養(yǎng)出合格的社會公民。(蔡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