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應(yīng)學會講道理

時間:2011-05-18 11: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倫理學家何懷宏的《良心論》等著作時隔多年后再版。5月12日,一場與此相關(guān)的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這名當年呼吁“底線倫理”而引起極大關(guān)注的學者,將研討會的主題定為“正義與良知在中國——歷史的與現(xiàn)實的”。只是,在研究了一番正義與良知之后,學者們反觀十幾年來的現(xiàn)實變化,卻難免感慨萬千。有人提出,這個社會,當然要追求崇高,但當務(wù)之急是要學會“講道理”。

  的確,“毒奶粉”、“瘦肉精”、“邵陽棄兒”以及接連發(fā)生的拆遷自焚事件,一次次沖擊著學者們在學理上為這個社會所預(yù)設(shè)的道德底線。這些在校園內(nèi)理性思考與溫和探討的學者,憂思日濃。

  而象牙塔外的世界,似乎也不再有耐心來心平氣和地講道理。種種突破底線的行為,以及時常發(fā)生的種種爭端,讓人們感受到講道理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反倒是戾氣正在周圍的社會里時隱時現(xiàn)。這種戾氣,往往容易在不經(jīng)意間迸發(fā)出來,對個體的傷害至深,造成的社會影響又極惡劣。

  不僅學者們?yōu)榇送葱,政府對此也已?jīng)有所警示。前不久,溫家寶總理曾痛心疾首地指出,近年來相繼發(fā)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等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jīng)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人們常常說,這是一個告別崇高的年代,道德上的高尚追求已經(jīng)被市場環(huán)境里的利益盤算所消解,現(xiàn)實中的功利心,又在無形中增強了道德上的虛無感。

  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棄底線。相反,這更加說明了我們需要為這個社會尋求一個倫理底線。這個倫理底線具有普遍性,它的規(guī)范和要求,是沒有例外的約束所有社會成員,而并不因權(quán)力或金錢、地位的差別而有任何不同。

  眼前能看到的現(xiàn)實是,日消月蝕中,道德的約束力已經(jīng)越來越弱。當一個社會越來越難去“講道德”時,那么至少,這個社會里的人應(yīng)該學會“講道理”。而這個社會最基本的正義,就在于大家都學會講道理,并且自覺地講道理。

  但是,這里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大家必須同處在底線之上。這樣,公民之間才有講理的可能,才有達成共識的空間。有了共識,戾氣自然也就會消解。

  講道理的依據(jù),則是大家所公認的規(guī)則和制度。制度有時候也是道德的底線,有了這個底線,一個社會即便處于最低限度的道德狀態(tài),也能夠維持著合理的運轉(zhuǎn),不至于失去秩序和規(guī)范。

  因此,保證制度的約束能力,應(yīng)成為理所當然。因為制度一旦失去其約束能力,既無法應(yīng)對強者的挑戰(zhàn),也無法為弱勢者提供必要的保護。當強者愈加肆無忌憚,弱者日益淪陷于無力之境,說理便成為笑談,而戾氣便有了滋生和藏匿的空間。

  在利益日漸分化、情勢日益復(fù)雜的當下社會,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道德追問和法律審判,更需要的是一個習慣講理的社會和彼此講理的公民群體。

  今天,我們需要的不是沖動,更不是戾氣外露的彼此傷害,而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然后彼此妥協(xié)和接受?空f理而不是暴力,去解決彼此的觀點分歧和利益沖突,應(yīng)該成為一種思維方式和習慣。

  有此基礎(chǔ),所謂正義和良知,才有培育、成長和存在的可能。(王波)

編輯:張潔

相關(guān)新聞

圖片

鄂尔多斯市| 景泰县| 虞城县| 广西| 舟山市| 南宫市| 利津县| 尤溪县| 海宁市| 城步| 罗定市| 霍城县| 海兴县| 叙永县| 通榆县| 永兴县| 白水县| 综艺| 龙南县| 旬阳县| 遵义县| 新竹县| 琼结县| 利川市| 玉环县| 富源县| 武鸣县| 普宁市| 达日县| 台山市| 隆化县| 巴林左旗| 北票市| 浦江县| 林口县| 彩票| 福清市| 芦溪县| 绥宁县| 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