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的女兒和她的同伴同時掉進水里,你先救誰?面對這樣一種局面,肖廣的選擇是,先救離岸邊更遠的女兒同伴,再將女兒救上岸!拔耶敃r是考慮女兒情況不危險,才先去救鄰居女兒的,因為如果當時我稍微遲一點,她就會滑入深水區(qū),就會沒命!毙V說,他很慶幸自己做了一個正確抉擇,“魚與熊掌兼得”。(《瀟湘晨報》11月6日)
自己的女兒和她的同伴同時掉進水里,肖廣似乎面臨著“老媽和老婆同時掉進水里,先救誰”的千古之問。于是有人贊其高尚,有人批其不通人情。其實,這些急著站隊表態(tài)的網(wǎng)友,無意中已經(jīng)掉進了一個預(yù)設(shè)的邏輯陷阱,因為在這里,“先救誰”本是一個偽命題。
正如肖廣所解釋的,“這是我在了解情況后做的判斷,我住在這里,知道水塘情況,小羽已經(jīng)快到深水區(qū)了,而我的女兒還在淺水區(qū),淺水區(qū)只有1米深,我判斷女兒暫時沒事!弊约旱呐畠簳簳r安全,而別人家的孩子則面臨生命危險,肖廣當時的選擇并未超出人情常理。
這樣的事并不是第一次發(fā)生,之所以每次都能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根源在于,許多“先救誰”,本來是基于現(xiàn)場客觀條件的事實判斷,很多人卻只圖道德快意,高舉價值判斷的標尺,要么判其“對”,要么判其“錯”,沒有中間地帶,也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但現(xiàn)實總比我們想象的要復(fù)雜,影響和決定一個人做出某種行為的外在因素有很多,抽離這些外在條件和因素,硬生生地去做一個非此即彼的價值判斷,很容易變得思維極端化。
大多數(shù)人在做出某種行為之前其實都有一個理性決策的過程:我有沒有救人的能力,成功的把握有多大?我對事情的判斷足夠準確嗎?最壞的結(jié)果是什么?很多時候決定一個人是否見義勇為的因素不是他自身的道德水準,而是一種能力以及對風險的評估。
去年有一則報道稱,一位老人在街頭突然暈倒,只有一名外國人上前施救,而圍觀的中國人則大多漠然以視。新聞一出,立即引發(fā)熱議,很多人都在痛惜國人素質(zhì)低下。其實事實正如一名當時圍觀的路人所說:“我沒有急救知識,怕貿(mào)然施救會適得其反。”
越是在道德滑坡的時候,面對道德話題我們越是需要保持一份理性和審慎。多做一些事實判斷,有助于緩解我們的道德焦慮癥,也有利于找到問題所在,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