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別人家的孩子”走下神壇

時間:2013-07-17 09:49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暑假已至,但不少父母對于子女“教育上的那點事”卻是放不了假。有時候,在車站,在餐館,不經(jīng)意間聽聞一席席“父子談”“母女談”,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現(xiàn)象:溺愛的父母,卻往往用虛無縹緲的“別人家的孩子”的“完美”,來“打擊”自己的孩子。

  這是否也可稱之為一種中國式“攀比+激勵”教育?這個“別人家的孩子”,真應(yīng)該快快讓他走下神壇。

  其實,可以想一想,不少父母嘴里的“別人家的孩子”,是怎樣的形象呢?他其實是一連串的“符號”、一連串的名詞:孝順、整潔、聰明等等,但就是和一個活生生的人“靠不攏”、沾不上邊。我們很容易就會進(jìn)入“人比人”的怪圈。在這個怪圈里,我們比的往往就是“符號”,而不是鮮活的生命源頭。

  十全十美的“別人家的孩子”,注定總有走下神壇的那一天。大家還是仁慈一點,不要讓他在神壇上呆得太久,不要太“難為”他。

  我一直記著一位小朋友說過的一句話。那時候,他還小,說這句話,可能是無意識的。但小孩的話,我們永遠(yuǎn)要記住,常常是“天啟”,是可珍重,可寶貴的。那是在一個豪華商場里,有一棵擺放在那里供裝飾用的樹。那位小朋友看了一眼,認(rèn)真地說,“那是假的”。大人問,為什么。他說,因為它沒有蟲洞。

  這話說得太好了。真正鮮活的生命,往往是和缺點、是和“怪癖”緊密聯(lián)在一起的。完美得沒有一點“破綻”的事物,我們最好遠(yuǎn)離它。因為它是假的。就像一位思想家說的,對于沒有“怪癖”的人,我們應(yīng)該敬而遠(yuǎn)之。因為,“完美”有時候意味著可怕。中國美術(shù)史上有一個著名的典故:人物畫怎樣才算完美,是畫出了人物的“頰上三毫”。有時候,“不完美”恰恰是完美。

  為人父母,愛子女是一種天性。把“別人家的孩子”理想化的背后,其實是每一個父母在心目中為自己孩子高懸的一幅“理想圖畫”。這可以說是父母的愛。但有時候這種愛,讓孩子有點“消受不起”。

  當(dāng)“別人家的孩子”走下神壇的時候,活生生的、真實的子女,也就同時走進(jìn)了父母的心?傆幸惶,父母會知道,自己的孩子永遠(yuǎn)是“這一個”,是其他的孩子永遠(yuǎn)無法替代的。(李榮)

編輯:顧文婧

相關(guān)新聞

圖片

天祝| 济宁市| 漠河县| 厦门市| 潍坊市| 贵溪市| 临沂市| 乌拉特后旗| 松潘县| 阿勒泰市| 象州县| 西乌珠穆沁旗| 乐平市| 西乡县| 浪卡子县| 色达县| 喜德县| 延边| 高平市| 漳平市| 鱼台县| 海门市| 衡南县| 咸丰县| 获嘉县| 苏尼特左旗| 辽阳县| 合阳县| 西畴县| 昌邑市| 仲巴县| 常州市| 义马市| 明光市| 齐齐哈尔市| 恩施市| 宜兴市| 惠安县| 团风县| 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