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中國多次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后,日本政府9月10日悍然對中國領土釣魚島進行所謂的“購島”“國有化”,致使中日關系惡化。日本媒體和民眾是如何報道和看待這一問題?英國《金融時報》20日發(fā)表了對剛從日本回到中國的日本經濟新聞社駐華記者森安健的采訪文章。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金融時報》:你去了反日游行的現(xiàn)場嗎?
森安。何抑芤蝗チ巳毡抉v華大使館,看見很多人聚集在那里,向大使館扔玻璃瓶子、雞蛋和垃圾。這是一個新建的大使館,日本政府曾經等了6個月,到去年10月才得到中國方面的許可,將大使館投入使用。它幾乎還是嶄新的,但已經成為仇恨的象征。周二的時候,大使館清點后,發(fā)現(xiàn)有6塊玻璃被砸壞了。這很讓人難過。
《金融時報》:你與中國抗議者交談過嗎?
森安。嚎棺h者沒有,但我與很多旁觀者交談了,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很多年輕人認為,雖然使用暴力不那么可取,但因為日本“態(tài)度不好”,所以中國需要采取更強硬的手段,讓日本人“清醒”一些。還有更理性一些的人說,參加抗議的只是5%的人群,95%的人還是在辦公室里工作的,所以事態(tài)不像新聞中所展現(xiàn)的那樣激烈。但媒體的不好之處在于,我們總是傾向于報道更極端的現(xiàn)象。
《金融時報》:你上周末正好在日本,能否談談日本民眾和媒體是如何看待中國的抗議活動的?
森安。何艺J為中日兩國之前存在巨大的誤解。一些中國人認為,抗議會威懾到日本人,嚇退他們。但我上周末在日本,和那里的親朋好友交談,他們的態(tài)度讓我很驚訝,因為他們的想法與中國人完全不同。很多日本人其實希望中國變得更暴力、更喪失理性,因為這樣全世界就能看到中國是個怎樣的國家。抗議者砸碎越多的玻璃、放越多的火,只會在世界面前越多地傷害中國的形象。這是日本人的想法,與中國的抗議人群的想法非常不同。
在日本,人們不明白中國人為何會如此憤怒。日本人幾乎都認為,這一輪中日關系的緊張情緒,是因中國人而起,起因就是2010年中國漁船船長前往釣魚島事件。而在中國,所有人都認為事情的起因是日本對釣魚島的國有化。在中國的外交圈,官員們也有自己的說法。對于中國漁民前往釣魚島,日本的傳統(tǒng)做法是,先拘捕,然后立即釋放。但2010年時,日本政府剛換屆,新任政府沒有按照傳統(tǒng)做法,而是起訴了船長,給他定了罪,兩周之后才釋放他。所以中方將這個事件視作日本改變現(xiàn)狀的做法。所以,對于究竟是誰導致了最新的事態(tài),雙方有不同看法。
日本政府的立場是,將釣魚島國有化,其實意在緩和事態(tài),否則釣魚島可能被極度右翼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買去,他可能會在上面建立燈塔、各種設施。而日本中央政府希望給中國的信息是:我們會買下島嶼,但我們保證不會在上面做什么。但問題是,中國政府不信任日本政府,因為他們之間沒有建立良好的私人關系,而且這屆政府的日子可能也不長了,到了年底,野田佳彥很可能不再是首相,而自民黨會重新執(zhí)政。目前自民黨內部正在競選,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正是石原慎太郎之子,石原伸晃。如果他當選自民黨領袖,很可能在年底前成為首相,那么日本的情況就是,不僅有一個極度右翼的東京知事,而且他兒子還是首相。所以,可以理解,為什么中國人不相信日本政府“不會在島上做任何事情”的承諾。
森安健:中國表示已經派了一千艘漁船去釣魚島水域,還會派巡邏艇護駕。如果這些漁船接近這些島嶼,那么日本海上保安廳將會試圖攔截這些漁船。如果雙方發(fā)生沖突,有可能發(fā)生撞擊、甚至可能會有人員傷亡。如果是這樣,日本自衛(wèi)隊可能會派出艦艇,幫助海上保安廳,而中國人民解放軍也可能會出手,那么就有可能發(fā)生軍事沖突。日本國防部已經開始著手制定一個戰(zhàn)爭計劃,這個計劃以日本得不到任何美國支持為前提,因為在這件事情上,并不能確保美國會出手幫助日本。
日本方面認為,日本軍隊具有更強大的潛艇偵查和攔截技術,中國這方面的技術則差些。所以日本認為,日本將有能力擊沉所有釣魚島水域中的中國船只。但日本對其空中力量的信心則沒有那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