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埃及中央銀行、埃及中央公眾動員和統(tǒng)計局公布的埃及經濟數據。本報駐埃及記者 張夢旭整理 張芳曼制圖
埃及旅游因形勢不穩(wěn)而遭霜打,昔日熙熙攘攘的金字塔前如今游人稀少。黃培昭攝
2011年埃及政局動蕩期間,在開羅解放廣場的當地示威民眾。張夢旭攝
2011年埃及政局動蕩期間,在開羅解放廣場的當地示威民眾。張夢旭攝
敘利亞大馬士革市中心的小乞丐面對鏡頭綻放笑容。隨著局勢的惡化,乞丐在大馬士革越來越多。焦翔攝
兩年前的今天,即2011年1月25日,西亞北非地區(qū)動蕩之火蔓延至埃及,一系列街頭示威、游行、集會、罷工等抗議活動隨之爆發(fā),并最終導致政權更迭。后來,利比亞、敘利亞等國也陷入持續(xù)動蕩。兩年過去了,西亞北非地區(qū)究竟迎來了什么?本報駐中東地區(qū)記者走訪平民百姓和專家、學者,聽到了他們的反思,也看到這里普通百姓面臨著比兩年前大得多的困難。
反思1. 人民的意愿實現了嗎?
政局動蕩 經濟蕭條
埃及金字塔戰(zhàn)略研究中心教授亞海葉: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埃及人發(fā)現,“革命”過后他們的生活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唯一不同的只是埃及被貼上了“民主”的標簽。不久前的新憲法公投雖然獲得通過,但是從中可以看出埃及社會的分裂和對立仍在加劇。穆爾西政府必須在未來一個時期切實進行經濟和政治改革。假如改革成功,民生得到改善,社會沉疴痼疾得到整治,那么新政權將得以繼續(xù)。一旦改革失敗,那么埃及的未來將變得更加艱難,二次“革命”的風險隨時存在。
埃及《共和國報》副總編輯法烏茲: 在“革命”開始的時候,許多飽受欺壓的民眾尤其是年輕人成為“革命”的主力,為推翻穆巴拉克政權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他們缺乏長遠目標和有效的組織,在“革命”后期逐漸被穆兄會所取代。這些付出了巨大犧牲的“革命”青年在新政府中沒有位置,也沒有發(fā)言權。去年底強行通過的埃及新憲法也只是現政府為了維護統(tǒng)治的一個工具,體現的只是伊斯蘭勢力自身的意志,并不能反映全體埃及民眾的根本利益。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教授塔里克:穆巴拉克政權在后期面臨著其自身難以克服的問題,幾乎所有埃及民眾都對前政權感到無望和痛恨。但是,“革命”后的局勢并沒有像民眾預期的那樣去發(fā)展,民眾渴求的是更好的教育、更高的工資、更多的就業(yè)崗位、更完善的醫(yī)療保障。但是,那些“革命”青年自始至終都在空談,他們向政府提不出有效的建議,只會在廣場上示威給國家添亂。埃及目前的局勢同民眾的期望是相悖的。
敘利亞大馬士革戰(zhàn)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易卜拉欣:外界大多把西亞北非地區(qū)的動蕩稱作“阿拉伯之春”。危機開始時,人們以為兩個禮拜就完了,后來以為兩個月結束,再后來延續(xù)了兩年,人們已經不認為這是“阿拉伯之春”了,而是“阿拉伯之冬”,甚至比冬天還要嚴酷。就敘利亞來說,動蕩自始至終沒有獲得民眾支持。大家有目共睹,敘利亞經濟這兩年在西方制裁下一落千丈,僅經濟首都阿勒頗的資產損失就超過25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民眾難以統(tǒng)計的個人損失;全敘利亞的旅游業(yè)基本沒有了,石油行業(yè)損失至少40億美元,通貨膨脹率上升了48%,西方制裁最直接的承擔者就是普通民眾。戰(zhàn)爭還造成了上百萬難民,一座又一座城鎮(zhèn)變成了廢墟,民眾無家可歸。目前,敘利亞危機的外溢效應已經顯現,周邊國家面臨著敘利亞難民涌入的巨大壓力……這不符合敘利亞人民的利益,不符合敘利亞國家的利益,也不利于地區(qū)和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西方國家特別是海灣國家和土耳其必須重新審視它們在敘利亞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因為當敘利亞民眾依靠內部的團結和抗爭結束危機之后,新的危機也許就會反過來蔓延到這些國家。
利比亞作家巴亞里:利比亞在北約干涉下完成了政權更替,很多人認為北約是為了石油利益而非利比亞人的訴求而揮出重拳,并希望把利比亞納入北約的控制范圍內。但至少利比亞走上了一條可以發(fā)展“民主”的道路,F在,利比亞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恢復安全穩(wěn)定,同時發(fā)展經濟并振興這個國家。不過,卡扎菲遺留的問題依舊存在,目前利比亞東部與西部的矛盾突出,“民主政治”進程發(fā)展緩慢,北約和其他一些阿拉伯國家卻對此不聞不問,任憑利比亞民眾自己掙扎。外界的貪婪只是著眼于利比亞的經濟與潛力,利比亞人唯有全面奮發(fā)建設國家,才能擺脫西方石油合同的捆綁和北約繁雜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