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網際網絡問世40年,“網絡世代現象”在學界與媒體掀起討論熱潮,諾貝爾大會也很應景,將物理學獎頒給奠定網絡基礎的高錕等3位高齡學者。遺憾的是,在兩岸三地科學界都享有盛名的高錕,據報道因罹患輕度阿茲海默癥,已無法體會“光纖之父”的頭銜與榮耀。同樣令人遺憾的是,網際網絡的茁壯,固然為人類開啟全新視野與生活面向,但種種人性之惡卻也趁網絡“匿名”之便而四處蔓延。網絡40歲,帶給世人的,絕非不惑的美麗新世界!
臺灣《工商時報》17日社論指出,“出門離不開手機、開電腦離不開Wintel(微軟+英特爾)、查資料離不開Google、要網拍到Yahoo、秀自己上YouTube、想?豳I蘋果”,這些在臺灣社會的當代典型科技生活,可說是集20世紀資通訊科技(ICT)躍進之大成。站在前幾世紀累積的科學知識基礎上,只要創(chuàng)新,就有機會;多少英雄出少年,微軟、戴爾、雅虎、Google與YouTube創(chuàng)辦人莫不如此。臺灣科技業(yè)也因為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代工關鍵角色,而創(chuàng)造出多個兆元奇跡。
從善美的角度觀之,網絡博客萬家爭鳴,讓小眾的意見得以抒發(fā),甚至有機會躍升主流;本于濟弱扶傾的網民運動,讓螞蟻雄兵得以撼動官僚與顢頇,八八水災的連線救援就是顯例;好事傳千里的彈指傳播,讓口碑小店能快速冒出頭,質樸老店能夠開創(chuàng)第二春;廣博的知識流,讓秀才不出門真知天下;無所不包的電子商務,讓物盡其用、貨暢其流……
當“天涯咫尺”不再只是文學的想象,新科技也為文學本身創(chuàng)造更大的可塑性,古人“相思欲寄從何寄,畫個圈兒替”的輾轉多磨,今人只要“想我,響我”,就可以消解思念之苦。這則4字得獎短信,連主張多讀古典的文學大師余光中都大為激賞,還啟發(fā)主流媒體展開“十字小說”的新白話征文。
然而,網絡世界并非只有“光明的藍”,而沒有“陰暗妖氣的黑”。上述種種善美之事,只要操弄越界,小則玩物喪志、中則損人不利己,大則違法亂紀,變成丑陋之事。
有關宅男宅女“四海一家”沉溺于網絡交友,疏于人際關系經營的例子不勝枚舉。整日流連Twitter(推特)、Plurk(噗浪)閑扯而荒廢學習者,抑或趕流行上Facebook(臉書)耕田偷菜,而被公司炒魷魚者,近日也多有所聞。
有些博客打著“小民歷史”旗號,專事揭人隱私,倘若對象是公眾人物也就罷了,更常見的卻是信手拈來鄰人甲友人丙的生平記事,還能招徠一大群不相干的訪客品頭論足,完全無視當事者的權益與感受。尤有甚者,對不順耳的言論發(fā)表者展開人肉搜索、網絡霸凌,甚而逼人致死,讓網民運動淪為網民暴力,其惡劣較電視名嘴黨同伐異尤有過之,至少名嘴在明處,謾罵的網民卻是在暗處。至于網絡詐欺、侵權、色誘等等光怪陸離的犯罪,在彈指間恣意橫行,更是令人怵目驚心。
誠然,任何工具本是中性的存在,人會役于物,問題還是在人類自身。但不容否認的是,因為科技傳播的便利性,讓人們更輕易出賣自己,因此也輕易出賣別人。兩者均反映出個人對隱私的日益忽視。在“分享”誘因下,本來應該珍藏在日記本或相片簿里的心事與畫面被攤開在網絡的“大同世界”,雖然多數閱讀者是無害的潛水客,但你不知道有心人會在何時何地取為所用。一如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日前對學生演說時的示警:“別在臉書等社交網站放太多個人的訊息,以免日后就業(yè)時,這些訊息扯你后腿!蹦槙樔绶瓡,奧巴馬的感觸應該很深,因為不久前有人在Facebook上搞刺馬民調,要他“非死不可”;而他意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更成為近日網絡上最大的笑柄。
個人對隱私的自動繳械,正是德國作家尤麗策(Juli Zeh)和托亞諾夫(I.Trojanow)在新作《自由遭擊》(Attack on Freedom)要提醒世人的:如果人們無法容忍他人私闖民宅、翻箱倒柜,為何能容忍別人在網絡上任意攫取隱私?尤其當“別人”是行監(jiān)控之實的政府,以及懷有商業(yè)用意的網絡相關公司,他們正是新世紀的“老大哥”。“你甘心自由就此淪喪?”人們在享受網絡時代的諸多美好之際,也該不時自問:“我保護自己又尊重別人的隱私了嗎?”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