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在臺北抗疫視訊交流會現場,兩岸專家通過視頻進行交流。(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4月16日,江蘇和臺灣的醫(yī)療衛(wèi)生專家舉行視頻會議,就新冠肺炎醫(yī)療救治和公共衛(wèi)生防疫等議題進行交流,希望為兩岸抗疫提供更多助益,造福兩岸同胞健康福祉。
臺灣醫(y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前“立委”高明見在接受香港中評社采訪時指出,如果“后疫情時代”兩岸產業(yè)斷鏈,臺灣會遭受嚴重的經濟影響。目前臺灣的經濟影響看起來好像不嚴重,是因為臺灣人多半有儲蓄的習慣,所以這兩三個月來沒什么收入,但還能咬緊牙關挺過去,問題是長久下去也會吃不消,所以有必要現在討論“后疫情時代”的作為。
高明見也指出,基于現在兩岸關系非常緊張,他在籌辦此次視頻會議過程中,也是再三低調,就是怕遭民進黨當局“刁難”“修理”,也擔心再遭島內網軍無情的撻伐。
香港中評社發(fā)表快評指出,從近幾個月兩岸的涉疫互動和此次的蘇臺抗疫視訊會議來看,兩岸的防疫交流合作不但非常重要,而且有很大的空間,但也有政治障礙,使得許多合作的機會流失,善意被曲解。即使是有助兩岸同胞健康福祉的防疫、抗疫交流都要低調再低調,以防被民進黨當局“刁難”“修理”。這是很悲哀、很可惜的事。
快評指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本來是兩岸改善關系的契機,但現實上,卻常見民進黨當局許多刻意的政治操作,造成不必要的政治爭議和對立,給兩岸關系增加更多變數。臺灣許多人,甚至包括綠營和民進黨當局內的一些人,為目前的兩岸關系態(tài)勢而憂心忡忡,為改善兩岸關系建言、發(fā)聲,但是在綠營不斷營造、強化的“反中抗中”氛圍下,理性、務實的聲音顯得要當微弱,影響有限,前景不明。
因此,在目前兩岸面對面的交流互動受阻的情況下,通過視頻的方式進行兩岸防疫、抗疫經驗的交流、總結與分享,以及“后疫情時代”兩岸防疫合作的探討或深化,有可能、有意義、有必要。(編輯:張亞靜)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