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內近日傳出由蔡英文參選2014臺北市長,蔡以“應有新的選項”來回應。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日發(fā)表點評文章指出,蔡英文很敏感地在防范蘇貞昌對她的防堵。蔡、蘇之爭到目前為止,仍只是權力之爭,談不上政策甚至路線。仍對最重要的兩岸議題避口不談,那么無論他們之中何者出線,亦將在2016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中遇到很大困難。
全文摘編如下:
當民進黨內傳出應由前任黨主席蔡英文參選2014年臺北市長時,蔡在第一時間就以“應有新的選項”來回應,顯示她相當敏感也敏銳地在防范黨主席蘇貞昌對她的防堵。
蔡、蘇都有意代表民進黨角逐2016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眾所周知,雙方互有優(yōu)勢,蔡于2012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給予馬英九不小的威脅,蘇則是現任黨主席。而2014年包括五市在內的“7合1”選舉,則是2016年的前哨戰(zhàn),國民黨和民進黨勢必都將全力以赴。
從民進黨的傳統(tǒng)看,在臺北市長一役落敗者,不僅不會失去參選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的資格,反而因參選臺北市長而有助于拉抬自己。陳水扁、謝長廷即是都在臺北市長一役落敗后,代表民進黨角逐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
因此,如果蔡英文先參選臺北市長,而且落敗,并不表示她就失去了角逐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的資格;如果獲勝,她或許還能挾此聲勢而取得比蘇貞昌更有利的條件。
然而,就臺北市的選民而言,國民黨占有明顯的優(yōu)勢,乃為事實。換句話說,如果蔡英文先爭市長,落敗的可能性較大。這就會對她造成一種很嚴重的情況:2010年參選新北市市長受挫;2012年角逐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再挫;2014年參選臺北市長,又挫。
這種“三而竭”的情況,將使蔡英文在與蘇貞昌互爭民進黨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候選人時,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她也就對參選臺北市長抱持排斥態(tài)度,而圖再次直接攻頂。
蔡、蘇之爭到目前為止,仍只是權力之爭,談不上政策甚至路線。如果他們仍對最重要的兩岸議題避口不談,一味忌憚黨內的極端勢力,或仍圖死守固有的“臺獨”陣地,那么無論他們之中何者出線,亦將在2016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中必然更形重要的兩岸議題上,仍會遇到很大困難。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