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10日發(fā)表評論說,習近平總書記重申四個“堅定不移”,指出“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若遭到破壞,兩岸的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系就會重新回到動蕩不安老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對于習總書記的談話,綠營多著墨于“地動山搖”這四個字,《旺報》對綠營的慣性思維與抹黑策略非常不以為然。
《旺報》評論摘編如下:
對習近平的談話,有幾項民眾應該了解并重視的地方。首先,習的談話除了重申“九二共識”、反“臺獨”這些綠營不喜歡聽的基調外,主調其實是以“兩岸一家親”為基礎,環(huán)繞在兩岸和平的共同祈愿上,強調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攜手實現(xiàn)民族復興等。從綠營“抹去正面、強化負面”的反應慣性,再度顯現(xiàn)民共互信的脆弱,未來互信基礎難以建立。蔡英文曾說“兩岸任何一方都有維持臺海和平穩(wěn)定責任”,民進黨不能一味指責對方破壞和平,而不反思己方責任,學著解讀正面元素,尋找公約數(shù),可能是對勝選信心滿滿的民進黨最艱難的功課。
仔細檢視蔡英文的回應,可以說是“先空后硬”,第一時間,先采“空回應”,重申蔡英文年初于中國事務委員會的“三個有利、三個堅持”,不正面回應。但隨即采“硬回應”,指出(九二共識)“名詞”或者是“標簽化”不利溝通,等于再度宣告不接受“九二共識”的鐵板立場。
這意謂對習近平所講的“地動山搖”,蔡英文并不在乎。這可能來自于三種選舉判斷。一是,憑恃現(xiàn)在淺綠與淺藍對馬執(zhí)政的不滿,蔡認為不用調整兩岸政策,即可勝選,何必調整?二是,研判陸方也知臺灣選舉情勢,出手會激怒選民,反有助于綠營,認定大陸不會在選前對臺灣出重手;三是,就算陸方選前出手,只要不要上綱到“攻臺”,其他的文攻乃至于武嚇,反有助于綠營勝選,又何必擔心?
文章說,就算這些選舉盤算是“正確”的,卻是建立在選后付出兩岸動蕩的代價上,這豈是自視勝券在握的準執(zhí)政黨所應有的態(tài)度?本來我們期望,蔡英文會反向思考,正因為選舉情勢有利,反而更有籌碼去建構一個溫和的兩岸政策,即便不接受“九二共識”,起碼也要以一定的行動嘗試建立有實質內涵、有可能說服大陸、可以取代“九二共識”的新兩岸基礎。這樣做不會損及她的勝選機率,就算最后陸方還是不接受,但動作上展現(xiàn)誠意,仍有助于選后經營較佳的兩岸關系,可惜蔡英文被綠營激進力量綁架,失去反向思考的契機。
習的談話,選在離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大選還有10個月即提早出手,其后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這一點警訊,臺灣朝野政黨與民眾都不應輕忽。對此,華府戰(zhàn)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學者葛來儀即分析,習近平重申“九二共識”對兩岸關系的重要性,“畫出明確底線,可視為大陸對臺灣即將到來‘總統(tǒng)選舉’的起手式!贝箨懙钠鹗质剑矊⑦B動美國的態(tài)度。選戰(zhàn)還有10個月,這中間仍可能出現(xiàn)復雜的連鎖反應,民進黨實不應過早驕傲、過度自信。
吊詭的是,民進黨“過度自信”,也反映了國民黨論述“過度失能”,大陸對臺政策,民眾“普遍無感”的現(xiàn)實困境。要如何讓臺灣民眾更切身了解兩岸和平的可貴與好處,才是“總統(tǒng)大選”的真決勝點。
習近平“地動山搖”的起手式后,能不能拿出讓臺灣人民“溫馨有感”的連續(xù)劇?尤其在“九二共識”的兩岸基礎問題上,大陸當局與還有一年多執(zhí)政期的國民黨,必須有更細膩的思考,更突破性的戰(zhàn)略思維,才能讓民眾有感。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