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面對“天然獨”?大陸有計可施

2016年10月18日 08:5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美國《星島日報》17日發(fā)表專文說,發(fā)生在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使外界第一次感受到臺灣年輕人對島內政治的影響力。此次事件也間接促成了有別于國民黨和民進黨的第三股勢力——時代力量,成功拿下“立法委員”5個議席。這個目前僅擁有幾萬成員的年輕小黨能在“立委”選舉中一舉成為第三大黨,奇跡般的選舉結果不得不讓外界深思島內今后的政治走向。

  太陽花學運為臺灣的部分年輕族群賦予了“天然獨”的稱謂。“天然獨”的定義,正是由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所創(chuàng)造:“認同臺灣、堅持獨立自主的價值,已經變成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痹谄淇磥恚芭_灣獨立”已經逐漸演變成一種“公民意識”。隨著年輕世代的崛起,臺灣社會將逐步形成偏向于獨立的意識形態(tài)。

  那么,大陸對臺政策是否會在對岸年輕人對國家認同的降低下趨于被動,兩岸統一的前景是否會在這些“天然獨”面前最終消失。在筆者看來,這樣的推斷顯然過于悲觀。事實上所謂“天然獨”的論述根本不成立;而“統獨”問題不能單方面以臺灣民意為考量,同時臺灣社會的分裂使大陸對臺工作能形成持續(xù)性的優(yōu)勢及占據主動地位;并且大陸長期擁有影響和遏制“臺獨”的籌碼。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所謂的“天然獨”只是島內“獨”派通過輿論方式唬嚇大陸的欺騙手段。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曾指出,“天然獨”并非天然形成,其產生無非是“李陳時代”去中國化的產物。加之馬當局在兩岸政策上的誠惶誠恐,后知后覺,及其執(zhí)政能力的缺失,使得臺灣年輕人逐漸以扭曲的視角來看待兩岸關系。

  尤其近幾年,臺灣經濟的蕭條使得兩岸日趨緊密的關系成為解釋臺灣經濟倒退的“首要原因”,在“獨”派輿論的長期煽動下,年輕世代“仇中”“恐中”情緒開始集體爆發(fā),反服貿運動完全是基于臺灣部分年輕族群對兩岸貿易的非理性誤判。

  事實上,即使現在臺灣年輕人對于統一的認同相對較少,但這并不能理解為島內年輕人對臺灣“主權獨立”已形成共識。通常年輕人的思想具有流動性大的特點,其思想認知一般受社會環(huán)境的變遷而改變。在島內目前的年輕世代中,其對于“臺獨”的“感性”認同通常大于“理性”認同。臺灣年輕人由于受政治及社會環(huán)境的長期影響,對大陸崛起背景下的臺灣未來“地位”缺乏積極正面的思考。事實上,如果我們觀察近些年經常參與兩岸商貿,文化交流的島內年輕人,尤其是部分在內地創(chuàng)業(yè),開始分享內地經濟發(fā)展紅利的青年才。ūM管只占少數)就會發(fā)現,其對于國家的認同感正逐漸加強,對“統獨”的問題,也從“感性”獨立轉變?yōu)榛诂F實因素的理性統一。

  其次,“天然統”使大陸在對臺工作中保持長期的主動性,統一依然是兩岸關系走向的大趨勢。目前,臺灣本島的“天然統”已在世代交替中逐漸消逝。但是,在海峽的對岸,這里還生活著13億的“天然統”。正如國臺辦之前所表示的“臺灣前途由全中國人民決定”,這句論述實際反映了臺海問題所面臨的現實抉擇。大陸政府根據史實展開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促使民眾對于國家領土主權認知形成統一而堅定的立場,而這種強大的民意也推動大陸政府對臺政策的基本方向保持長期一致。而在臺灣島內,“民主化”所造成的族群分裂,使得島內社會對于“獨立”“統一”以及“維持現狀”的立場始終存在動態(tài)性變化,顯示了目前島內對臺灣政治地位的未來走向依然存在分裂。

  既然存在分裂,就說明政黨輪替下臺灣當局無法形成針對“臺獨”運動的長期性政策。這就迫使其在與大陸的交往或者對抗中始終居于被動。如此一來,“民主”的臺灣社會只會愈加分裂,而社會愈分裂,則愈有利于強化大陸對臺政策的一致性。這也解釋了蔡英文上臺后,大陸對臺立場趨于強硬的原因,畢竟支持“臺獨”的黨派不可能長期控制臺灣政壇。

  第三,經濟文化交流依然是遏制所謂“天然獨”的有效方式。對于兩岸經貿關系對“統獨”的影響,目前學界的主流觀點依然是經濟統合會促進政治上的統合。然而,太陽花事件的教訓告訴我們,經濟統合一定要建立在島內民眾能夠切身感受到經濟紅利的基礎上。馬執(zhí)政期間,兩岸經貿關系雖然緊密,但是少數既得利益團體瓜分了來自大陸的經濟紅利,而讓廣大民眾失去了分享蛋糕的機會。加之“獨”派輿論的渲染,從而逐漸將經濟社會矛盾轉移到關于“統獨”的意識形態(tài)上。

  對于兩岸接下來的經貿交往,大陸對臺經濟讓利應該盡量落實到島內的民眾身上。畢竟,臺灣對陸在經濟上的依賴程度已不可和2000年相提并論,大陸對臺政策已在經濟領域獲得足夠籌碼。事實上,蔡英文上臺后一直倡導其所謂的“新南向政策”,以擺脫臺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可見其試圖以減少兩岸間的經濟統合從而影響政治統合。因此,新的環(huán)境下,大陸對臺應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經濟政策,并通過內地的經濟轉型改變兩岸固化的經濟結構,從而使大多數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切身感受到大陸經濟發(fā)展所帶來的實惠。

  值得高興的是,大陸在太陽花事件后推動的“三中一青”以及出臺的“雙創(chuàng)”政策已經吸引了大批臺灣年輕人赴內地創(chuàng)業(yè),正如前文所提,大陸對臺灣年輕人的新政已在統戰(zhàn)領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實質效果。可以預期,即使蔡英文有意割裂兩岸經濟聯系,但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兩岸經貿往來將會在年輕世代的交流中越趨緊密。

  在文化交流上,近年來大陸在市場機制的運作下對臺形成有效的文化輸出。一大批陸制電視劇及綜藝節(jié)目登陸臺灣。臺灣民眾,尤其年輕人對于大陸影視產品的喜愛拉近了兩岸文化認同。而近年來大陸娛樂產業(yè)崛起所引發(fā)的“造星運動”也在臺灣掀起了一股追星潮。對于蔡英文執(zhí)政下的臺灣,大陸文化機構應強化兩岸間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交流,使兩岸在文化產品這一塊形成相互依賴的產業(yè)鏈,從而制造出更多符合中華傳統及流行文化的產品,使臺灣年輕人能充分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從而加深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作者:蔣沁志)

[責任編輯:李杰]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东宁县| 海门市| 巢湖市| 安溪县| 乌兰县| 普宁市| 抚松县| 南通市| 鄄城县| 米林县| 德昌县| 安化县| 锦州市| 靖州| 新化县| 新乡县| 来安县| 翁牛特旗| 郎溪县| 麻城市| 武穴市| 万盛区| 方正县| 永德县| 柘荣县| 福泉市| 常州市| 安乡县| 顺昌县| 鲁山县| 无锡市| 富阳市| 老河口市| 文山县| 铅山县| 安陆市| 时尚| 尚义县| 依兰县| 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