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何辜?不到半年時間,被去世了兩次,上次發(fā)生在今年6月,當時消息一出,同樣引得輿論嘩然。孰料,數(shù)月過去,我們又聞此謠言。好在謠言來得快、傳播得快,去得也快。從謠言泛起到迅速消散,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案例。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傳播載體的發(fā)達和多元,使人人都擁有了自媒體,想發(fā)布一則消息輕而易舉,而微博這種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便捷平臺,更為信息“病毒”式集散插上了給力的翅膀,這也正是“金庸被去世”能夠快速傳播的一大原因。不過,在自媒體時代,特別是微博的發(fā)達,也為撲滅謠言帶來了便捷。甚至可以說,由于用戶群的海量,以及權威人士的介入,使微博具有了強大的自我糾錯功能。近期,微博上出現(xiàn)了多起謠言,不少都被迅速證偽,金庸去世的消息被證明造謠只是最新的一例。
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金庸畢竟是名人,社會關注高,是否去世很容易被求證,可非名人的謠言就很難如此之快地證偽。此外,有些消息似真似假,三分真七分假,這樣的消息也難求證。那么,如何確保謠言快速被撲滅?進一步說,如何不給謠言生成的空間?這并無捷徑,一方面需要每個網(wǎng)友都要善待自己的鼠標,多一些求證思維,另一方面網(wǎng)絡編輯也應審慎判斷,多一些負責任的審核。比如,2003年轉發(fā)某網(wǎng)站比爾·蓋茨“遇刺”消息后,新浪網(wǎng)給其編輯設立的一個規(guī)定就是:名人去世的消息不要搶發(fā),除非你百分百確認。
此外還需提及的是,名人被去世的消息屢屢發(fā)生,除了金庸,洪金寶、余秋雨、任達華都曾被去世過。因此,我們有理由追問,制造名人被去世的人都是誰,其動機何在?對于這樣的言行是不是應該予以約束?很顯然,這種謠言已經(jīng)超越了言論自由的范疇。
倘若,金庸們“被去世”的消息,一再被炮制,被流傳,那么被傷害的就將不止是金庸們。 (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