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詞語”的興和衰

時間:2012-06-04 09:27   來源:武漢晚報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一份《2011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顯示去年中國人的語言中冒出了594條新詞語。在造熱詞的同時,往年出現(xiàn)的許多新詞語已經(jīng)消失,2006年至2010年出現(xiàn)的2977條年度新詞中,僅有41%留存了下來,34%的新詞很快就從人們的口中、筆下消失。

  媒體都是熱衷于制造、傳播新詞語的。有了網(wǎng)絡大眾傳播以后,制造和使用新詞語,賦予舊詞新含義的功能又主要轉(zhuǎn)移到了虛擬社區(qū)當中。由于人際交往范圍的擴大,文化視野的拓展,一些小眾團體也逐漸龐大成熟起來,接著就有人從鍵盤上不斷敲出新的詞匯,混雜了各種話語元素。這既能起到身份識別的作用,又是一種跟得上潮流的象征。我雖然時常上網(wǎng),但遇到一些詞匯還是得跑去百度,由此可以想象那些不常上網(wǎng)的人、只接觸到傳統(tǒng)媒體的人,他們對新詞就更加后知后覺,甚至不覺。傳播媒介的不同,是決定新詞生命力的因素之一。

  依據(jù)報告而言,新詞的存活率不足一半,它們都會被收錄進國內(nèi)不少模仿“維基百科”的詞匯百科網(wǎng)站中。稍作瀏覽可知,很多詞語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已,其中多半都乏人問津。因為不少詞匯是附著在一個事件或概念之上,等事情熱鬧一陣后,就逐漸被人遺忘。至于近一兩年在微博上興起的各種“體”如“淘寶體”、“甄嬛體”等等,也都是對句法的戲仿之作。我猜《戲說乾隆》可能十年后還會有人模仿,但這些“體”估計已成過眼云煙。

  對于每年出現(xiàn)在網(wǎng)上、蔓延在傳統(tǒng)媒體上的新詞,我覺得看熱鬧、玩新鮮的成分多過用來實際溝通。所以個人也好社會也好官方也好,無妨抱著寬容的心態(tài),不必如臨大敵,覺得漢語的純潔性受到玷污。在新詞繁茂的表面之下,我倒覺得問題不是“入侵”,而是“丟棄”,人們使用的詞匯看起來花里胡哨,但卻越來越枯燥乏味,越來越趨同,有時一片“給力”,有時一片“親!有木有”……無論是用語枯竭,還是辭藻華麗,掩飾不住的是漢字魅力的流失,是方塊字排列組合能力的退化。

  如果漢語中曾經(jīng)的典雅和優(yōu)美我們未曾珍惜與傳承,那么新的流行詞語能否長久保留?這是一個難以輕易回答的問題。伴隨著新詞快速的出現(xiàn)又快速的消亡,舊的字和詞也一道在大多數(shù)人筆下消失掉。最終剩下那些千人一面的,使我們在試圖表達或說理時,總覺得有點悵然若失。

編輯:張潔

相關(guān)新聞

圖片

祥云县| 公安县| 安庆市| 凤阳县| 资溪县| 临沂市| 神农架林区| 临清市| 民和| 隆回县| 鄂托克前旗| 多伦县| 景德镇市| 休宁县| 孙吴县| 朝阳县| 富平县| 阳新县| 峨山| 阜新市| 庄浪县| 常德市| 科技| 平凉市| 怀仁县| 彩票| 泾川县| 彝良县| 敦煌市| 商水县| 京山县| 金寨县| 府谷县| 调兵山市| 陆川县| 枣阳市| 湖州市| 噶尔县| 扎鲁特旗| 庄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