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蔡英文帶私心上崗令兩岸不安
臺灣《旺報》今日刊載上海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周忠菲的評論文章,分析蔡英文一而再、再而三地放棄促成兩岸關系回穩(wěn)機會的背后,究竟隱藏什么原因。周忠菲指出,從執(zhí)政角度看,蔡英文借施政綱領及其大陸政策的大幅度右轉,除了洗刷所謂“弱勢地位”之外,也包括對新的政治力量給予迎合、示好。然而中間偏右路線除了不能解決問題之外,還有可能帶來執(zhí)政風險。帶私心上崗,令兩岸不安,不但消耗了政經資源,還有可能搬起石頭砸傷自己。
評論摘編如下:
當前兩岸關系的停滯,在于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究其原因,除了蔡英文大陸政策空前強硬,導致兩岸官方之間出現根本性懷疑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蔡英文在樹立個人權威方面,存有太多的私心。
蔡英文可繼承的政治資產中的最大亮點,是兩岸關系取得重大歷史性突破,現實了兩岸領導人的會面,兩岸經貿關系機制化建設方面,國民黨也做好了基本鋪墊。從政黨輪替對政治資源加以利用的需要看,民進黨主政之前已經擁有極大的執(zhí)政優(yōu)勢和政策調控空間,完全沒有必要在520后,就將兩岸政治與經濟關系這一重大資產一筆勾銷。
蔡英文集“府”、“院”、黨權力于一身的地位,這是利用兩岸原有格局,順勢實現勵精圖治的大好時機。更何況自2012年起,民進黨派系中主張在兩岸關系上推行中間路線的溫和派勢力,已逐漸上升。在政治基礎上,蔡英文在兩岸關系上是有操作空間的,完全沒有必要像她在就職后那樣,頻頻傳遞不穩(wěn)定的信號。
這是蔡英文作為政治家還不夠成熟,高估了民進黨擁有的執(zhí)政優(yōu)勢嗎?還是蔡英文一而再、再而三地放棄促成兩岸關系回穩(wěn)機會的后面,隱藏著私心?大陸多次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雙方通過溝通協商、求同存異達成的結果,強調不是大陸單方面強加給臺灣的。那些經安排的美國記者、日本記者對蔡英文的專訪,真能夠解釋蔡就職后臺灣政局的變化,解釋民進黨大陸政策在意圖的貫徹方面和執(zhí)政綱領方面,右翼化趨勢日益增強的原因嗎?
例證之一是在蔡英文細心扶持下,“太陽花學運”的萌生和時代力量的發(fā)展,以及執(zhí)政后,在兩岸關系上,民進黨眼里只有“分裂”和日趨強硬的“去中國化”。再觀察,可發(fā)現民進黨中間偏右路線推行的過程中,除了作為協同政黨的時代力量不時扮演批評者和“核聚變”角色之外,往年從民進黨轉向臺聯黨的一些成員也參加進來。加上從民進黨溫和主流派中分離出來的力量和其他力量,這些人士與傳統支持者一起,形成了一股不斷聚集在蔡英文周圍的力量。蔡英文提高個人政治地位和擴展勢力的意圖,初露頭角。
蔡英文不是民進黨內唯一的“太陽”。民進黨建黨30年,黨內派系林立,大小天王,比比皆是。從執(zhí)政角度看,蔡英文借施政綱領及其大陸政策的大幅度右轉,除了洗刷所謂“弱勢地位”之外,也包括對新的政治力量給予迎合、示好。在這種情況下,一度囂張的地方派系,過去扮演反政府、反企業(yè)、反社會的力量,出現了觀望態(tài)勢。中間偏右路線為蔡英文營造聲勢贏得了時間,也創(chuàng)造了空間。這就是為什么520以來,民進黨如此看重兩岸分裂。
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發(fā)展兩岸關系,是主流民意。蔡英文逆流而動,是不識大勢。其中間偏右的政治路線,除了不能解決問題之外,還有可能帶來執(zhí)政風險。帶私心上崗,令兩岸不安,不但消耗了政經資源,還有可能搬起石頭砸傷自己。(周忠菲,作者系上海臺灣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