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lián)合報》今天刊登社論指出,任何對民主及自由有期待的人,都不可能滿意臺灣近年的政治狀況。撇開當局貪腐、失能、體制傾斜等問題不談,讓民眾最感痛心的是,政治人物已陷入一種只顧自我宣示、無意回應或反省的境地,朝野對話的管道封死,傾聽民意的耳朵雙聾。政治落到如此,人性也被扭曲到不忍卒睹了。
臺灣政治戰(zhàn)火的熾熱,相對于政客們對人民的冷感,民主儼然已變成了名不副實的標簽,愛臺灣的呼喚也幾乎變質(zhì)為符咒。這個現(xiàn)象,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長年的政治及社會心理塵埃缺乏清理的結果;雖說少數(shù)政客恣意摧毀了臺灣社會的敦厚和淳樸,但沉默的多數(shù)眼睜睜旁觀自己淪為供桌祭品,又要如何解說?
社論說,二○○四年初,在“總統(tǒng)”大選前夕的惡戰(zhàn)時刻,本報推出了“相對論”專欄,即希望在漫天政治煙塵中打開一個不同的呼吸空間,幫讀者拾回一些人性的感覺。當各界人物褪去其社會角色,還原為“家人”的身分展開對話,無論親密或恬淡、慧黠或辛辣、暢快或欲言又止,都能喚起人們內(nèi)心深沉的共鳴,那是臺灣公共領域無力再提供的溫暖。相對論后來的訪談對象,從“親人”拓展到同學、師生與知己,目的也在打開更深廣的人性空間。
聆聽這些不同人物的對話,至少有兩種莫大的樂趣。其一,這些對話中所凝斂所濃縮的人生內(nèi)涵,耐人咀嚼再三,始終滋味甘醇;其二,許多感人的情節(jié),往往不落話語,而在雙方的相視一笑、欲言又止乃至輕淺點撥之間;更大的包容,其實常在彼此沒有道盡的對白中。亦即,在一個有縱深、有情感的關系向度里,人性才是本質(zhì),語言則只是一種載體;有時話說得太白,反而顯得刻意或過度,而顯得淺薄了。
社論指出,臺灣近年的政治現(xiàn)象,恰好與此相反:政治角力變成一味講究言辭機鋒,卻把本質(zhì)的人性拋在一邊,于是也把時空、因果、行動要素完全抽至干涸。這正是臺灣近年政治最大的荒謬,朝野動不動就喊辯論,彷佛誰的辯才最流暢無礙,誰就最有資格統(tǒng)治臺灣。在這樣的邏輯下,結果是臺灣人民被源源不絕的似是而非的論述所統(tǒng)治,被反復無常的政客所玩弄。
沒有對話,不成其為政治;不能容納異議,不能稱為民主;而若失落了人性,政治只是一座巨大的公共戲臺、甚至公共刑場罷了。過去幾年,臺灣政治帶給人民的,是災難多于幸福;也因此,“幸!边@個奢侈品還能放在競選宣傳車上繼續(xù)叫賣。
想想看臺灣近年失去了多少東西?人們不再談共同體,社會不再談族群融合,執(zhí)政黨不再談化解歧見,朝野甚至不再對話。橫被切為南北、縱被撕為藍綠、內(nèi)被插以族群之刀,傷痕累累的臺灣,如何談“共同體”?物價怎么漲竟都被指為和執(zhí)政者無關,人民的生活難道不是煎熬如刑場?
所幸,當我們回看這個社會,上層政治的裂痕雖然愈發(fā)深刻,民間卻已逐漸懂得自我療傷。多年之前,同儕、家人為政治立場歧異而爭執(zhí)的景象,如今已不復見;愈來愈多民眾開始自覺,拒絕再成為政客的棋子,這顯示:社會學會了回歸人性。但是,單純的覺醒還不夠,民眾必須將這項自覺提升為有效的公民行動,才能同時促使政治人物也學習回歸人性,重拾臺灣政治中失去的核心價值與關懷。
社論表示,本報“相對論”專欄今日刊出完結篇。正如“相對論”刊頭詞所言,換一個角度、換一個身分,我們對事物的估量就會有不同的輕重。對話,可以增進人們彼此理解;而能透過別人的眼睛看人間,不僅世界更開闊,也能幫助人們發(fā)現(xiàn)自己。此中的關鍵語,不外“人性”與“理解”。不管多么聰明善辯,少了人性,少了理解,政治人物將淪為手握公權力的屠夫。
社論最后說,“相對論”專欄落幕,寄望社會的對話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