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曾素珠拎著孫子的“補給袋”, 見公交車進站,急喊“我要上車,怕上課遲到,下次再說”。圖片來源:臺灣《聯(lián)合報》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清晨4點天色未亮,60歲的臺灣阿嬤葉曾素珠已忙著為7歲的孫子梳洗更衣,尿布、牛奶、替換衣物,一件件檢視往提袋里放;轉過身,背巾一綁,開始她3年來,背負全盲重殘的孫子,往返南投竹山到臺中啟明的求學路。
竹山到臺中啟明,來回一趟超過140公里;3年的背孫路,總計超過10萬公里,已可環(huán)島64圈。當年只有7公斤重的孫子,現(xiàn)在已15公斤;盡管背孫的腳步沉重,她笑得燦爛,“愈重才代表健康啦!”
“孫子是考驗我的小菩薩!”葉曾素珠背孫的瘦弱身影,讓客運司機、乘客都印象深刻;“背巾阿嬤”的故事開始流傳;“我在和時間賽跑”,葉曾素珠笑說,“我只期待,背不動的這天,晚點來!
“孫子早產,6個月就生下”,葉曾素珠說,孫子“小丁”因多重障礙腦性麻痹全盲,四肢肌肉張力與智力不足,小丁的爸爸在小丁兩個月大時病逝,小丁的媽媽為家計在外工作,她一肩扛起“顧孫”重任。
“醫(yī)師說6到12歲是黃金復健期”,葉曾素珠看中啟明不但有教盲生課程,還有復健,3年前開始背孫伴讀、復健的漫漫長路。
她清晨4點起床,5分鐘搞定自己,再花1小時哄孫子起床、迅速備妥外出用品,背著“小丁”走到臺中客運站,搭6點客運到臺中火車站,轉搭火車到豐原站,再走到豐原客運搭車到校。
為準8點前到校,每班轉接車都不容錯過,有次她肚子疼得厲害,下火車就沖到廁所“解決”,結果錯失班次,從此她在途中謹記“千忍百忍”。
葉曾素珠身高只有1米52、重44公斤,背負1米06、15公斤的“小丁”,手里還提著重約4公斤的提袋,蹣跚步伐有些吃力,路上不時有好心路人幫忙提袋子。
客車到站,大家有默契“阿嬤你先上車!”葉曾素珠認為,這些路人、乘客,都是她的菩薩。到了學校,她是保母也是復健師,拉筋免不了疼痛,“小丁”會哭泣求援,她總是溫柔哄著“你乖,痛完才會走路。”
“小丁”不會講話、也不會走路,有事就發(fā)出叫聲,祖孫連心,葉曾素珠總能精準猜到“小丁”是餓了,還是渴了。
回到家,葉曾素珠在客廳電視機前,鋪上塑料軟墊,讓“小丁”下課后躺在那兒休息。電視里音量開得很大,“因為小丁喜歡熱鬧”。
祖孫長期獨處,“小丁”也感到無聊,只要鄰人串門子,“小丁”很興奮,仰頭往客人發(fā)聲方向“看”,葉曾素珠樂在心里,“小丁一天天在進步”,而且離她“有生之年牽孫散步的夢”愈來愈近。
[責任編輯: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