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賣豬肉,這似乎距離現(xiàn)代臺灣年輕人對工作的定義很遙遠。但在臺灣傳統(tǒng)菜市場內(nèi),就有這樣一批“菜二代”,他們一面安心耕耘攤販小舞臺,另一面也期待改革菜市場,將年輕人的想法帶進傳統(tǒng)市場中,讓遠比大超市多的人情味,再長久一點。
趨勢:50年市場活力不斷!
據(jù)人力部門今年8月份公布的調(diào)查,超過四成的上班族基于想增加收入而選擇創(chuàng)業(yè)。在這股創(chuàng)業(yè)風潮中,除了與興趣結(jié)合的各類時髦“微創(chuàng)業(yè)”外,還有那么一大批年輕人,他們逃離熱點,選擇了“冷門”。不為別的,就因這些領域中,他們的活力是賣點,他們的青春是資本。這在距離臺北市政府最近、超過50年的傳統(tǒng)菜市場——臺北光復菜市場內(nèi),尤為明顯。
據(jù)悉,光復市場超過20%的攤販,有了二代、三代后生的加入,這讓此依附于眷村而成的菜市場,變得活力四射。走進光復市場,一定會被掛在市場外墻上醒目的“活力菜二代,在地綠能新光復”的招牌所吸引。其實,光復市場,僅是臺北近150個傳統(tǒng)市場中一個縮影,是一大批年輕人踐行夢想的舞臺。
染著一頭時髦黃發(fā)的李映陞,1983年出生,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位賣豬肉的攤販。而跟著老爸賣豬肉好幾年了,他笑稱,“還沒‘出師’。不過,畢竟是自己家的生意,做起來‘很有奔頭’”。
而另一位接班很成功的水餃攤販何禮森,算是臺灣從傳統(tǒng)市場中走出來的成功“菜二代”。在他的積極介入下,媽媽超過半世紀的水餃攤不但臺北遠近聞名,而且還開了兩家分店。甚至今年上半年廈門方面赴臺北考察團,向其發(fā)出邀約,希望將臺灣傳統(tǒng)市場中的古早水餃銷售到廈門。
現(xiàn)狀:為生計,更為夢想
當初李映陞回來賣豬肉,也有過掙扎。之前在外面做服務業(yè),工作環(huán)境好、時間固定、壓力小!岸貋碣u豬肉,每天凌晨4點就得起床,還要天天想著如何賣出更多豬肉!崩钣酬吿寡裕约鹤錾,必須付出更多辛勞。
對兒子回來接班賣豬肉,李映陞的老爸蔡孝光并不覺得不妥!半m然是小本生意,但外面景氣不好,家里生意畢竟是穩(wěn)定,也是自己當老板!”而李映陞就是沖著能自己當老板,“賺比較多”的夢想回來的。
深入其中,李映陞發(fā)現(xiàn),賣豬肉其實學問很大。雖是跟著老爸賣豬肉,但還是時常受“欺負”。從回家第一天開始,他每天都在學習豬肉的各種知識,而他的刀工,也從一開始的“愚鈍”,到如今爐火純青?墒袌隼锏牟簧倮现黝,還是會嫌他太年輕、不夠?qū)I(yè)。有時,李映陞據(jù)要求向客人推薦一塊肉,卻被懷疑“年輕人你到底懂不懂,會不會?”這讓他很受挫折。
與李映陞一樣,賣青菜的李旻佑也感同身受。一開始很難適應,后來遇多了,他們也被磨平了“挫敗”!叭思一厝ビ煤昧,喜歡你第一次了,下次就相信了!”這些年輕人心里,充滿了樂觀。
李映陞家的豬肉攤,從祖父輩開始,到自己三代了。客源穩(wěn)定,熟門熟路,他“老板夢”真實而具體。此外,李映陞還很享受“自己服務到位,顧客回頭來夸”的成就感。“這是一種信任,一種比買賣更加重要的信任!”
除了傳承外,年輕人們也慢慢開始加入自己的想法,“傳統(tǒng)市場要及時跟上發(fā)展,適應變化,才能留住老主顧,并培養(yǎng)新客戶。”李映陞具體舉例,以前買賣就單純買賣,而現(xiàn)在講究流程化服務,一塊肉割下來,幫客人處理好,他們回家就能烹飪了。而李旻佑也是一樣,青菜要處理干凈再銷售!凹尤雽I(yè)處理,傳統(tǒng)市場也有流程化服務!崩钣酬呌X得,一個小改變,就能滿足年輕人希望簡化烹飪前序準備的需求。而接班者的想法,一開始長輩都嫌麻煩,但因接受度高,也就慢慢成了現(xiàn)在菜市場攤販銷售模式。(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張燕娟 實習生 張琪文/圖)
[責任編輯:朱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