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科技部獲悉,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經(jīng)結束,全國共有296個科技項目通過評審正式公示。不過,此次公示結果顯示,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再次空缺。
昨日,記者從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獲悉,此次公示的并不是最終評選結果,還要經(jīng)科技部、國務院等批準,明年將公布最終結果。如果該評審結果獲國務院批準通過,這將是該獎項自2000年后,12年來,第8次出現(xiàn)一等獎空缺。
針對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8次空缺”,獎勵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等獎評選標準非常嚴格,專家把關也較嚴,今年申報的項目中,沒有非常突出的,致使一等獎出現(xiàn)空缺。在科技部網(wǎng)站公布的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通過項目名單中,共有296個科技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36項、國家技術發(fā)明獎通用項目41項和國家科技進步獎通用項目219項。
說法
“投入相當大較難出成果”
昨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文采接受了記者采訪,他曾是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獎項目《中國植物志》完成人之一。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需要投入相當大的人力、物力,要花時間的,比較難以出產(chǎn)成果;同時,‘錢學森之問’提到過,與大學沒有培養(yǎng)出高水平的學生有關,科學人員的學術水平有待提高。”王文采院士分析說。
“當年《中國植物志》是由200人完成的,從1960年開始編寫到2004年,一共完成出版了80卷,用了44年!蓖跷牟烧f,當時編委會決定,由包含他在內(nèi)的共有10人參與了評獎并獲獎,當時獲得了300多萬元的獎勵,其中60萬元獎勵給200個人,剩余的費用則用在進行自然科學研究上。(記者 仲玉維)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