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biāo)題:記者手記:他們是普通人
記者手記:他們是普通人
新華網(wǎng)記者 孫博
近日,我跟隨中央媒體采訪團,深入到了東海救撈系統(tǒng)的四個單位采訪。東海救助局,上海打撈局,東海救助第一、第二飛行隊。恰逢中國救撈體制改革十周年,5天的采訪,雖轉(zhuǎn)戰(zhàn)多地,頗為辛勞,但我卻感觸頗多。
這次采訪和往常不太一樣。之前,這種方式的采訪對象可能會是某一個,某幾個先進人物,再大點,亦或會是某個模范單位,一個先進集體。而這次,是一個龐大的局級單位,共有員工近萬人,從北到南,工作地點遍布中國1.8萬公里海岸線。在他們中間,有水手,有飛行員,有潛水員。
“太多素材了!”我相信每一個隨團記者都跟我一樣,在出發(fā)前,都有著與日常采訪不一樣的興奮。搜集過資料,看到了救撈局員工自己拍攝的視頻素材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那種驚濤駭浪、舍生忘死的畫面,讓任何語言描述都顯得蒼白無力。因此,我所采訪的將注定是不平凡的一群人,注定是攝人心魄的事跡。
而當(dāng)我真正走進了他們,與他們同吃住,切身感受到了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之后,我改變了我最初的想法。
這是一群普通人,沒錯,和你我一樣平凡的普通人。
東二飛的飛行副駕駛馬文廣咧著大嘴對我說:“我媳婦當(dāng)時可是北一飛第一大美女,我?guī)煾蹈艺f了后,我告訴他,把電話給我啊,你敢把電話給我我就能追到!”他說完,我們倆一起樂了,“那后來呢?”我問。他說:“現(xiàn)在是我孩子的媽了啊!”
你可能很難想像,這就是整日穿梭風(fēng)暴中,救人于水深火熱之中的飛天神兵和我的對話。沒錯,就是這一群普通人,卻做著不普通的事。
他們每個人,在跟你介紹自己的時候,都有一個固定的程式。我是誰,什么工種,參與了多少起救助,成功救助多少人。兩組數(shù)字,對于他們,是工作業(yè)績。每救助一個人只是為他們的工作多累積了一個點數(shù)。而對于每一個單獨的個體,那一個數(shù)字,就是他們的命,他們?nèi)胰说拿?/p>
見到他們之后,有一句成語一直在我腦海中回響——淡泊名利。他們告訴我,掙多掙少,無所謂;加不加班,無所謂;辛不辛苦,也無所謂。他們唯一在意的,是要把人活著救回來。就算不行,也一定要把遺體帶回來,安慰家屬,慰藉靈魂。
每采訪一個救撈人,包括我在內(nèi)的每一位記者都會問一個同樣的問題:你印象最深的一起救助是什么。一個禮拜的時間里,每多問一個人,我就會多聽一個故事,或緊張或感傷;每多問一遍,我就會多感嘆一次,或哀愁或歡暢。
真遺憾!我無法親歷那些驚濤駭浪、命懸一線;可是,真幸福。∥夷軌蛴H耳聆聽、想象、感受,感受這群普通人是如何“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來源: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