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黨旗紅——巍峨的金山上升起金色的太陽
邊疆黨旗紅
巍峨的金山上升起金色的太陽
光明網記者趙清建 張瑜
“巍峨的金山上升起了金色的太陽,它不是金色的太陽而是黨的光輝。黨的光輝照耀群山大地溫暖人心,黨恩如雨潤萬物,幸福在心間流淌,黨的恩情記心中,心懷黨恩永不忘!
韻味獨特的藏腔在山村庭院里回蕩,記者雖然聽不懂藏語,卻能感受到歌聲中包含著藏族同胞最淳樸的感情。
香格里拉市五境鄉(xiāng)霞珠村黨總支副書記六三 光明網記者張瑜攝
歌者名叫六三,“因為我是1963年出生的!绷窍愀窭锢形寰赤l(xiāng)霞珠村黨總支副書記,也是村里“感恩自強隊”弦子隊的隊長。六三告訴記者:“這首藏歌是我自己寫的,現在黨的政策好,農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我們希望通過藏族傳統(tǒng)弦子等歌舞形式傳達‘知黨恩、感黨恩’的心情。”
點滴小事 引領藏區(qū)新風氣
現在,像這樣的感黨恩組織在迪慶藏區(qū)有數十支,其發(fā)源于五境鄉(xiāng)的澤通村。2017年5月,澤通村村民格茸為了幫助村里貧困戶本村次里家建蓋房屋,成立了“精準扶貧感恩連”。
為什么會成立“精準扶貧感恩連”?格茸說:“過去,我家因病、因學致貧,每年收入僅有5000多元。但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幫助下,我家通過發(fā)展產業(yè)、擔任生態(tài)護林員等,年收入達到了3萬多元。生活有了如此大的變化,我怎能不感恩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希望盡可能幫助更多群眾解決困難、早日脫貧,這樣也算是盡了一點感黨恩的心意了!
格茸帶領貧困群眾在村里做好事的消息傳開后,更多人加入到感恩隊伍中,開展路域環(huán)境整治、幫助貧困戶蓋房、開展感恩宣講、打掃硬化路、帶頭植樹綠化、參與衛(wèi)生評比……一時間,到處都是“感恩連”隊員的身影。
傳幫帶學 實現脫貧致富夢
“感恩連”不僅引發(fā)了藏區(qū)互幫互助的新風氣,還成為脫貧攻堅路上的先鋒隊。
“我的養(yǎng)雞場來源于山上撿到的一窩雞蛋,”澤通村“感恩連”成員國青告訴記者,他是第一個將野雞養(yǎng)殖技術引到村里的人,在嘗試成功后,他通過免費發(fā)放雞苗、自主銷售、保底回收等方式激勵群眾發(fā)展野雞養(yǎng)殖產業(yè)。截至目前,已累計向當地群眾發(fā)放16000多只雞苗,并與35個農戶簽訂了收購協(xié)議。
其中,村民肖農受益良多。肖農家有4口人,兩個孩子患有先天性殘疾,行動不便,夫妻倆無法外出打工,也沒資金發(fā)展產業(yè),生活困難!案卸鬟B”鼓勵肖農在家養(yǎng)殖野雞,并結合殘疾人無障礙家庭設施建設項目幫助他家建設養(yǎng)雞場地,兩個孩子坐著輪椅也可以幫助喂雞。
德欽縣奔子欄鎮(zhèn)玉杰村“政策感恩隊”發(fā)起人青勞 光明網張瑜攝
目前,肖農家每月出欄野雞不少于200只,每年僅養(yǎng)野雞一項收入就超過4萬元。2018年,他家還發(fā)展了朝天椒種植產業(yè),實現了在家門增收的脫貧夢。
巡山造林 保護綠色中國夢
在實地走訪了多個村寨之后,記者發(fā)現,在感恩連的引領下,迪慶藏區(qū)群眾對環(huán)境的保護特別重視。
在維西縣塔城鎮(zhèn)巴珠村,有一個感恩連女子護林隊,她們十幾年如一日義務巡山護林,禁止亂砍濫伐,提出并踐行了每戶每年種三棵樹、用木瓜樹代替木柵欄、間歇性進行林下資源采摘、使用替代能源建設等倡議,如今全村的森林覆蓋率已達98.2%。
在德欽縣奔子欄鎮(zhèn)玉杰村,記者見到了73歲的青勞,他是這里“政策感恩隊”發(fā)起人,已經義務種植蘋果樹、香柏樹、毛桃等1000多株樹木。作為退休13年的老黨員,青勞常年義務清掃村里的公路,“國家為我們修路花了很多錢,要愛護好這些路!
青勞告訴記者,要干到干不動為止,作為一個黨員,他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自己可以感染更多人。
“雪山升起金太陽,全村莊溫暖呈吉祥!鼻鄤诶先怂凇板伹f感恩隊”的歌聲余音繞梁,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