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定才敲響上課鈴
給學生上課
送學生回家
湖北省恩施巴東縣清太坪鎮(zhèn)姜家灣村,海拔1400多米,在茫茫武陵山里小如微塵。村里的教學點正點綴在山腰上。
近30年來,這里和附近小山村的課堂里,一直挺立著代課教師譚定才的身影。
拄著雙拐的譚定才,現(xiàn)在是姜家灣教學點的唯一教師。每天陪伴他的,是18個一二年級的孩子,以及滿眼的金色銀杏葉和久久回蕩在山間的上下課鈴聲。
堅守
從1983年起,受邀到村里代課的譚定才似乎已確定了一輩子的路。他說:除非退休,或者身體垮了,否則不會離開課堂
11月1日清晨8點不到,在姜家灣教學點的辦公室里,48歲的譚學安老師掏去爐子里的灰燼,放進引火柴,點著一張廢紙,燃起了爐子,然后架起水壺,為孩子們燒開水。這是個狹小的房間,火一燃,頓時煙霧彌漫。
過去,每個教學日的早上,都是48歲的譚定才在這兒被煙熏火燎。7天前,譚定才入院接受治療,舍不下18個孩子的他請了譚學安老師來代課。
從20歲到現(xiàn)在,譚定才一直當著代課教師。1982年,譚定才高中畢業(yè),家境貧困的他回家種地。沒多久,村支書找到他,說村里小學缺老師,娃娃們以后不能成文盲,你去教書吧。
從此,譚定才開始了代課教師的生涯,一過就是28年,F(xiàn)在,譚定才獨自堅守在這個教學點,照顧著18個孩子,負責他們的所有課程,包括語文、數(shù)學、思想品德、體育和音樂。行動不便的他,還要看護幾個學前班的孩子。
譚定才先后在四五所深山小學任教。2005年,意外摔傷雙腿癱瘓的他暫時告別講臺,但是在學生家長的強烈要求下,譚定才又四度回到姜家灣,繼續(xù)當一名“編外老師”。
每天早上8點整,他拄著拐杖,撿起一個扳手,敲響辦公室的鐘。孩子們奔入教室,開始一天的學習。教學樓很破舊,室內(nèi)昏暗,沒有電燈,教室窗戶上糊著的報紙都爛掉了,屋外的天光透過窗欞照進來,孩子們書本上的字就清晰了。
下午,家長們接走孩子,喧囂的校園突然靜謐無聲。譚定才開始備課,或者批改作業(yè)和試卷。
傍晚,妻子蘭友翠來到學校,為他做晚飯,換止痛藥,然后急忙趕回家去做家務(wù)、招呼牲口。
村民們記得,過去28年來,譚定才一直以代課教師的身份,在講臺前挺立堅守;過去6年來,他拄著拐杖,依然在堅守。
拐杖
一場意外的悲劇,他不能再正常站立,但后來那拄著拐杖的堅毅身影,帶給孩子們信心和感動
教學樓的2樓,第一間房子的墻上有一個張貼欄,上面有24名老師的名字。他們都曾在這里工作過。現(xiàn)在,24個名字卻只剩下一張照片,就是他。
譚定才說,其他老師都下山去了別的學校,離開時留下了名字。
他不愿再回憶2005年的一幕,6年來的一切苦痛,都來自那個悲劇。2005年9月的一天,譚定才在修房時,不慎從樓上摔下。由于無力負擔高昂的醫(yī)療費用,加上著急班上孩子們的課程,他沒等康復就回到家里,加上后來治療停止、營養(yǎng)跟不上等原因,最終患上了骨髓炎、胃炎、胰腺炎等多種頑疾,病情迅速惡化,導致了現(xiàn)在的半身癱瘓,他不得不靠雙拐支撐行走。
除了生活不便、失去勞動能力外,拄著拐杖的他,給孩子們上課也要克服難以忍受的劇痛。學生趙泰瓊印象很深:每到上課,譚定才總是拄著雙拐,一只頂在胳膊下支撐身體,另一只手握著拐杖,手里還要拿一本書,身體在黑板與講臺跟前來回移動。因為腿部和臀部傷口發(fā)炎,一不小心就有血水順著腿流下來,甚至滴到地上。
虧欠
妻子每天起早貪黑忙家務(wù)和農(nóng)活,上高三的女兒和13歲的兒子好長時間見不到一面,房子10多年沒能裝修一下。譚定才說,他虧欠了這個家
姜家灣小學的老師來了一茬又走了一茬,只有譚定才一直守在這里。當年的小伙子,現(xiàn)在熬成了兩個孩子的父親。鬢發(fā)染霜的他,依然是一名代課老師。
一位熟悉譚定才的老師透露,因為不是民辦教師,譚定才一直沒有資格參加“民辦教師轉(zhuǎn)公辦”,錯失了幾次機會。
20多年間,譚定才的工資從最初的39元漲到120元,現(xiàn)在每月才500元。這些年里,他微薄的工資不足以支撐一家人的開銷,要妻子蘭友翠在收拾家務(wù)、忙農(nóng)活之外養(yǎng)豬、養(yǎng)羊、種魔芋,每年掙四五千元錢來維持生計。
現(xiàn)在,蘭友翠每天早上6點多就起床,煮飯、喂豬、掃地,服侍丈夫起床、敷藥,然后再去地里干活,中午趕回家做飯、喂牲口,下午為丈夫煮飯、換藥,晚上還要燒水服侍丈夫洗漱、就寢。等蘭友翠每天拖著疲憊的身子睡覺時,已是深夜。
女兒譚艷坤正在上高三,學習緊張,一個學期完了才能回家見到父母一次,一年費用要上萬元。正在上初中的兒子譚華,夫妻倆無力照看,大多數(shù)時候就由親戚家照應著。
談話中,譚定才反復念叨說,他欠這個家太多。
村民們則一直對譚定才抱有深深的敬意。接孩子的時候,學生家長黃再耀給譚定才送來了幾個青辣椒,他推托了幾次,才勉強收下。看到學校水缸里水沒有了,學生家長黃再林不聲不響挑起水桶,挑來一擔水。
山里人樸實,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對譚定才的敬意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