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貝爾斯,一名普通的美國士兵,被指控槍殺了16名睡夢中的阿富汗平民,包括9名兒童和3名婦女。美國堅稱這是士兵的單獨行為。然而,18日,有阿富汗當?shù)孛襟w援引阿議會一個調(diào)查團聲明說,此次槍殺平民事件是有計劃的襲擊行動。
阿富汗怒了
似乎壓抑了很久的阿富汗總統(tǒng)卡爾扎伊爆發(fā)了。根據(jù)《紐約時報》的報道,上周五接見死在美軍士兵槍下的阿富汗受害者的家屬時,卡爾扎伊把美國和塔利班稱為“我們國家的兩個魔鬼”,他還指出,此類美軍士兵槍殺阿富汗平民事件不是第一次,而是第100次、200次甚至500次。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和阿富汗之間的關(guān)系實在無法用平靜來描述。1月,一段駐阿美軍虐尸的視頻在網(wǎng)上瘋傳。2月底,阿富汗北部一美軍基地發(fā)生焚燒古蘭經(jīng)事件。阿富汗人民的反美情緒開始燃燒。轟轟烈烈的抗議游行,針對美軍士兵的爆炸槍殺事件,一波接一波。令人未曾想到的是,3月11日,一個名為羅伯特·貝爾斯的美軍士兵再次用屠殺平民的槍聲震驚了世界。
美國總統(tǒng)一再道歉“滅火”。然而,15日,阿富汗迎接到訪美國國防部長帕內(nèi)塔的卻是近在咫尺的爆炸、嚴厲的譴責、憤怒的抗議人群、不得不封鎖的道路……但是,美國依然選擇把貝爾斯送出阿富汗,送回美國。甚至開始有人用精神障礙、戰(zhàn)爭壓力或者酒精為貝爾斯辯護。在沸騰的民意面前,卡爾扎伊提出了要求:要求美方把駐阿富汗士兵撤出村莊哨所,重新安置到各處基地,并希望阿富汗方面在2013年提前接管全國防務。
卡爾扎伊“糾結(jié)”了
外界一向認為卡爾扎伊是美國的同盟,塔利班更是把他形容為美國的“傀儡”。然而,他的態(tài)度卻似乎只能用“糾結(jié)”來形容。最近,他針對美國的話語越來越激烈,甚至公然唱反調(diào)。有人認為,卡爾扎伊的強硬不過是做給阿富汗人民看的一場秀。但是,《紐約時報》援引一位歐洲外交人員的話說:“歷史上從未有哪個超級政權(quán)在花費如此巨大、派兵如此之多后,對一個國家總統(tǒng)的言行擁有如此之小的影響!
當然,美國在阿富汗的影響不容忽視。事實上,卡爾扎伊感覺不爽很久了。比如,他自己的助手曾經(jīng)被美國支持的反貪勢力逮捕,之前他卻毫不知情。再比如,喀布爾銀行丑聞中,卡爾扎伊和第一副總統(tǒng)的弟弟均卷入其中,卡爾扎伊認為正是美國將消息透露給媒體從而使他蒙受恥辱。
卡爾扎伊或許痛恨美國的干預,但是,他卻離不開美國的支持。比如,按照計劃,2014年北約駐阿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撤軍完成后,美國及其盟國將每年向阿富汗提供41億美元援助。阿富汗政府還即將與美國簽署戰(zhàn)略伙伴協(xié)議,該協(xié)議將在今年5月芝加哥北約峰會召開前簽署。另一方面,美國即便對卡爾扎伊有百般不滿,一時也還找不到其他人來替代他。所以,卡爾扎伊只能繼續(xù)糾結(jié)。
美國“勝利”苦澀了
其實美國在阿富汗的所謂“勝利”早已變得苦澀,只是他們自己或許也沒想到,原來沒有最苦,只有更苦。
離美軍撤離阿富汗的日期越來越近了,但是阿富汗國內(nèi)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令世人震驚的屠殺事件讓新一輪的反美浪潮變得現(xiàn)實起來。阿富汗抗議示威者焚燒奧巴馬畫像和十字架的行為讓世界清楚地看到駐阿外國軍隊面臨的空前壓力。總統(tǒng)卡爾扎伊明確下了“逐客令”,而塔利班也發(fā)表聲明中斷正在卡塔爾與美國進行的初步和談。美國為阿富汗描繪的美麗前景似乎越來越遠。
前幾天,在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與到訪的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的聯(lián)合記者會上,奧巴馬將阿富汗戰(zhàn)爭稱之為“長期難題”,并首次證實駐阿美軍明年將轉(zhuǎn)為“配角”,允許阿富汗部隊主導作戰(zhàn)行動。其實,無論是奧巴馬還是卡梅倫,都面臨來自國內(nèi)的壓力。美國廣播公司和《華盛頓郵報》聯(lián)合進行的民調(diào)顯示,60%的美國公民認為阿富汗戰(zhàn)爭的耗費不值得。英國民眾更是多次示威游行,要求從阿富汗撤軍。
美國只能繼續(xù)品嘗阿富汗戰(zhàn)爭的苦澀“勝利”,而阿富汗人民也只能繼續(xù)為自己的明天而掙扎。(張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