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接觸過這樣那樣的臺灣業(yè)者,餐飲的、住宿的、交通的、伴手禮的……一提到臺灣“自由行”的好處,大多數(shù)人都笑逐顏開。的確,對于生意人來說,最有吸引力的莫過于財富。只不過,這365天的故事,并不僅僅用數(shù)字就能說得完。
臺灣有一家糕餅老店的負責人對導報記者說,過去大陸旅游團幾乎不會走到他家的糕餅文化博物館。自由行開放以來,許多游客循著媒體報道來拜訪。買餅倒是其次,大陸游客對糕餅文化的著迷,打動了他。自由行這一年,兩岸人員往來中流露的人情味的感動,也深深留在臺灣業(yè)者的心中。
故事一
通過微博找陸客的計程車司機
黃國信不是花蓮人,但是已經(jīng)在花蓮生活了快十年。提前退休的他很會享受生活,從大臺北都會區(qū)搬到了山美水美的花蓮。當然,他在花蓮也沒閑著,專為游客提供司機兼導游的包車業(yè)務。用老黃的話說,這叫事業(yè)“第二春”。據(jù)老黃自己說,在花蓮開了這么多年的士,日本、韓國、香港客人最多。不過最近一年,陸客慢慢多了起來!白杂尚械年懣退疁时容^高,各方面都不輸給別人!
新近這門陸客包車生意,黃國信可是做得風生水起。他甚至還專門注冊了一個新浪微博,專門推介自己的包車業(yè)務。據(jù)老黃說,最早是包車觀光的陸生向他介紹了微博這個平臺。善于接受新鮮事物的老黃敏銳地抓到了這個商機,果斷注冊,成了“微博控”。導報記者年初駐臺時,就曾通過老黃的微博,找他包車游花蓮。其實,像黃國信這樣的臺灣業(yè)者還有很多。屏東的民宿業(yè)者、離島的潛水業(yè)者……自由行陸客所到之處,幾乎都留下了微博的痕跡。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