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央日報》網(wǎng)絡報16日社評,原題《“一個中國架構”哪有什么不對?》,全文摘編如下: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日前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面時,以“一個中國架構”定位兩岸關系,立即引起在野黨強烈抨擊。這種制式反應,不只顯示民進黨的焦慮,也證明他們始終沒有放棄“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
按照吳伯雄的說法,“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主張‘一個中國’原則,都用‘一個中國架構’來定位兩岸關系,而非‘國與國’關系”。這一段話除了“一個中國架構”四個字是首見之外,其他的話本來就是陳述事實,也是國民黨的一貫立場。
然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卻強調(diào),民進黨絕不愿意被鎖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中,希望“中國不要逼人到絕地”;蔡英文則認為,“馬英九委托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向中國國家領導人表態(tài)一個中國架構,無疑嚴重傷害“中華民國”的主權,傷害臺灣的‘國格’,背棄“中華民國總統(tǒng)”的職責,背棄二千三百萬臺灣人民對他的托付。”。
就事論事,在野黨抨擊執(zhí)政黨,本屬尋常,但事關主權,這些嚴厲的指控究竟是否正確?當然必須深究。
從法理來講,大陸方面一向主張“一個中國”,姑且不論;臺灣方面,無論“中華民國憲法”或是“憲法”增修條文,都是“一個中國架構”!皯椃ā痹鲂迼l文中不但明白揭示“為因應國家統(tǒng)一之需要”,而且明定“自由地區(qū)與大陸地區(qū)間人民權利義務關系及其他事務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guī)定”;兩岸人民關系條例也明確定位“大陸地區(qū)”是“臺灣地區(qū)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說明從“憲法”到法律層面上,我們都一直是依據(jù)“一個中國架構”;歷次“修憲”民進黨都參與其中,“兩岸人民關系條例”,民進黨也參與審議,如果說“一個中國架構”就是出賣主權,傷害臺灣“國格”,民進黨豈不也要負責?
就政治來說,近20年來,兩岸關系的好壞與“九二共識”息息相關。當李登輝提出“兩國論”,背棄“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就趨于緊張;陳水扁鼓吹“一邊一國”,否定“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就陷于危機;到了馬英九執(zhí)政,重新恢復“九二共識”的主張,兩岸不但交流快速進展,雙方關系也基本良好;而“九二共識”的主要精神,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所謂“求一中架構之同,存一中意涵之異”,其實早就是決定兩岸關系良寙的關鍵所在。民進黨到現(xiàn)在還不能記取歷史教訓,豈不可悲嗎?
就現(xiàn)實來說,兩岸之間幾百萬人民來往,都不用護照,說明大陸與臺灣不是“國與國”的關系,何況去大陸的民進黨要員絡繹不絕,人人都是拿臺胞證,如此豈不也是“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嗎?
說穿了,民進黨之所以反對“一個中國架構”,完全是因為它不只與民進黨主張“一中一臺”的“兩國論”背道而馳,也摧毀了“臺獨”存在價值;綠營媒體之所以痛批馬英九透過吳伯雄向大陸表達“反對臺獨”立場,其理由也正在于此。
平心而論,“一個中國架構”是否為兩岸進入政治對話階段鋪路?能否開啟兩岸“由經(jīng)轉(zhuǎn)政”的序幕?兩岸協(xié)商是否就藉此進入“經(jīng)中有政”的“一中架構”階段?目前可能都還言之過早,但至少可以斷言,這對深化兩岸互信和推動兩岸關系,具有高度正面作用,除了民眾應該高度支持,在野黨自然也不應盲目反對!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