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七夕,不只有浪漫

2023-08-04 13:2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中國古典愛情故事,最知名的有4個。與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最大的不同,牛郎織女的傳說享受特殊尊榮——對應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七夕。千百年來,牛郎織女隔河相望、一年見一面的故事,打動人心無數(shù)。

  作為傳統(tǒng)文化,七夕在而今濃郁的商業(yè)氛圍之中、繁多洋節(jié)沖擊之下,頑強生存并適應時代。玫瑰和巧克力漸漸成為七夕狂歡中的新符號,七夕變成了人們觀念中的“東方情人節(jié)”。從餐館到商場,到網(wǎng)上,滿是七夕的宣傳海報。

  哲人說,拋棄傳統(tǒng)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今天,我們不妨駐足回首,溫習一下幾千年歷史中七夕的來龍去脈和它厚重的文化內涵。

  變遷:來自星星的節(jié)日

  起初,七夕是一個有關星星的故事!熬S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薄对娊(jīng)·小雅》中的這段文字,是現(xiàn)存文獻中最早關于牽牛星(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記載。

  上古時期,中國人就已關注到這兩顆星星的移動變化。農(nóng)歷七月初一,黃昏時分,銀河呈南北向,織女星出現(xiàn)在東方的天空,說明一年進入了秋季——這便是七夕最早的意義。

  七夕從七月初一挪到初七,并正式成為一個固定的節(jié)日,是從漢代開始的。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七”是一個特別的數(shù)字,在陰陽觀念中代表著陰的一極,被認為與女性的生理變化有密切關系。所以,七月初七的七夕節(jié)漸漸和女性產(chǎn)生了關聯(lián)。

  《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俱以習之!逼呦χ,宮女聚會在宮中,一同穿七孔針,比較女紅水平。宮女嬪妃還要聚集在百子池邊,接綴五色縷,游玩作樂。七夕乞巧和斗巧的習俗,以及追求愛情的文化內涵,已見開端。

  同樣是漢代,牛郎織女的故事漸漸成型。人們將上古時期的兩個星宿,逐漸變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湖北云夢縣睡虎地出土的戰(zhàn)國竹簡中,牛郎織女已經(jīng)存在愛情關系,但在上古的傳說中,二人最終未能在一起。因此,牛郎織女相會之日存在嫁娶禁忌,是日娶親,丈夫就會拋棄妻子。東漢末年所作的《古詩十九首》,完整講述了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的故事。在這一時期,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衍生出了鵲橋相會的情節(jié),并且一年一會的故事結構基本定型。

  今天我們關于七夕的概念,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的。牛郎織女故事和七夕節(jié)逐漸融合。北齊文獻《玉燭寶典》記載了七夕之日,二星神相會,人們設宴祈禱的場景。牛郎織女故事也成為了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中,唯一與傳統(tǒng)節(jié)日相結合的一個。同時,傳至今日的七夕習俗也基本產(chǎn)生。除了乞巧以外,求子、曬書、乞求富貴長壽的習俗也被創(chuàng)造出來。

  唐宋以降,七夕節(jié)慶蓬勃發(fā)展。五代《開元天寶遺事》中詳細記錄了唐朝皇宮中七月七日的游樂活動:人們對著牽牛織女星,穿針綴線,乞巧求福,宴飲達旦。白居易長詩《長恨歌》也描繪了七夕“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場面,說明當時七夕節(jié)已經(jīng)被賦予愛情內涵。

  宋朝市民階層興起,對七夕的慶祝從宮廷走向民間,《東京夢華錄》、《夢粱錄》等文學作品,展現(xiàn)了市民階層在七夕前后穿新衣、備瓜果、折蓮蓬,焚香望月乞巧的盛況。這些習俗一直延續(xù)到明清時期乃至今日。

  意蘊:從淵源看習俗

  七夕發(fā)展到后來,成為了一個時令性的綜合節(jié)慶。它的習俗越來越豐富,囊括了乞巧、求子、求豐收甚至求功名等多種活動。到今天,人們更多地將它視為“情人節(jié)”,寄望夫妻團圓。

  而每一種習俗,又都與我國古代的生產(chǎn)生活條件和文化傳統(tǒng)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七夕節(jié)事實上更像中國古代的“婦女節(jié)”。據(jù)說楚懷王初設七夕,婦女們已經(jīng)開始穿針乞巧。穿針,是七夕習俗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個。穿針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象征著手工縫紉業(yè)。男耕女織的生產(chǎn)形態(tài)中,女紅制作的“巧”和“拙”體現(xiàn)的不僅是婦女能力的高低,還直接關系到經(jīng)濟的發(fā)展狀況。所以通過穿針的演練來乞求心靈手巧,是當時社會和自然追求。

  宋人莊季裕在文章中曾記載了當時襄陽正月二十一穿天節(jié)的情景:婦女在河灘中尋找有孔的小白石,用絲線穿過,系在頭上,以求得子。這也是和穿針有著相同源頭的民俗活動。

  自古以來,關于七夕的描述,都離不開飲食。早在漢代,徐婕妤就在宮中雕琢蓮藕,以取悅劉邦。宋代也繼承了雕刻花瓜的習俗。而古籍文獻中對七夕的描述,也皆有陳列瓜果一項。宋代《夢粱錄》中記載,臨安七夕之前,街坊以新果互贈,祭拜之前,又要以木瓜先入。瓜果在七夕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中國古代自然經(jīng)濟規(guī)律決定的。夏末初秋,正是水果和瓜類收獲的季節(jié)。人們在此時享受夏收的成果,感謝自然的饋贈,并且祈愿秋收順利,正是七夕飲食文化的核心。

  和端午、中秋一樣,七夕也擁有屬于自己的特色食物——巧餅。巧餅起源于南宋,是一種圖形的面餅。其所以如此,一來七夕的日期包含兩個“七”,皆為極陰之數(shù),而圓形之物崇陽,可以辟邪;二來七夕之夜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吃圓形的餅子,寄托了對愛人團聚的美好祝愿。

  七夕一般在立秋前后,此時天氣即將轉涼,“秋老虎”只剩尾巴。所以,人們要趕在入秋之前,將家中貯藏的東西放到太陽下面曝曬,起到防霉殺菌的作用。漢武帝專門建曝衣閣,七月初七便命宮女將宮中棉衣拿出晾曬。魏晉以后,隨著紙質書籍的推廣,曬衣習俗演變?yōu)闀駮曀。當時富貴人家甚至會將家當全部曬出,攀比炫耀。

  七夕還有一個別名,叫做“魁星節(jié)”。魁星是掌管凡間讀書人功名的星官。七夕的產(chǎn)生,源于對星宿的觀察和崇拜。同時,每年秋天正是古代科舉鄉(xiāng)試的考試時間。所以,在入秋之前祭拜魁星,乞求秋試中舉“一舉奪魁”,自然成為了傳統(tǒng)社會的習俗。

  七夕的習俗都很接地氣,具有鮮明的農(nóng)耕文化特色。對于尋常百姓來說,他們在仰望星空,給兒孫講述牛郎織女的故事時,既有對美滿姻緣、豐衣足食的祈望,也在其樂融融中將忠貞不渝、淳樸善良、克勤克儉的傳統(tǒng)美德印刻在了記憶深處,如此一代代傳承下來,滄海桑田、斗轉星移,至今依然散發(fā)著特有的文化魅力。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

墨江| 定陶县| 和硕县| 廉江市| 内江市| 获嘉县| 五峰| 德江县| 乌拉特中旗| 洪雅县| 南充市| 六枝特区| 奉化市| 大化| 承德县| 湘乡市| 巴南区| 宁晋县| 绥芬河市| 洛扎县| 西藏| 剑河县| 小金县| 美姑县| 仁化县| 大连市| 榆林市| 葫芦岛市| 龙里县| 嘉义县| 中超| 黄大仙区| 土默特右旗| 泸州市| 鄂州市| 巴中市| 曲沃县| 伊川县| 宜阳县| 永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