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jīng)了在臺北兩日的旅途奔波,這一天早晨我卻沒有絲毫疲憊,臉上寫滿了對花博園之行的憧憬。從下車到園區(qū)這百來米路程,幾乎是邁著跳躍的步子疾行而去。頸上掛著單反相機、左臂夾著園區(qū)地圖、衣袋里放著花博護照,幾乎是毫無差異的行裝,勾起了我12次參觀世博會的回憶。只不過這里沒有涌動的人潮、沒有入園安檢口、甚至沒有檢票閘機,讓我隱約看見了臺北花博新意煥發(fā)的面貌。
甫入其園、未見其花,取而代之的今天的第一站——真相館:館內(nèi)一部影片《面對臺灣的真相》催人淚下地為我們呈現(xiàn)出了兩年前特大水災(zāi)之時的動人場景。還未拭干感動的淚,我心中便萌生一個疑問:花博會中以何緣由要設(shè)置這樣一個場館、且賺足了游客的目光?
寶島的時間軸上,充滿著泥石流等天災(zāi),追本溯源歸根于她獨特的地理位置;這帶來了多少悲劇,同樣還有一部龐大的喜劇——她所孕育出的萬千草木,營造出這一派群芳爭艷、欣欣向榮的景象,難道不應(yīng)歸功于海島氣候?再細細思忖,花博除了教會我們鑒賞那絢爛的花兒,更警示世人須與萬物共生、與自然和諧相處。大自然的力量沒有窮盡,水災(zāi)便是它的怒吼;但若順應(yīng)天律,花朵正是它的笑靨。
想到這里,頓然肩上被同學(xué)重重地拍了一下!斑在做白日夢呢?”我并不在做夢,抬頭一看反倒此處才是理想中的夢境!大地被擁有著數(shù)不清多少種顏色的花海所覆蓋;走近了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每一朵盛開的花都是一張歡愉的笑臉,每一根堅韌的莖皆為一個健壯的身軀。有些花瓣不知是因為寒風(fēng)還是殘忍的采摘、不翼而飛,這株“光桿司令”卻仍在隨風(fēng)搖擺著、并未停止它的生長……
我們并不能因為這是一片花海就可以殘害其中的一員,也沒有理由因為那是自家陽臺上的植株就對其實行“特殊待遇”。人類對花朵習(xí)慣了居高臨下的支配,我卻不忍去觸碰一片花瓣、生怕妨礙了她的成長之路;甚至跪下來去近距拍攝她的面容、每一次攝影便是一次同花朵的交流。我們對自然的挖掘太過度了,今天面對著植物界中的蕓蕓眾生我才幡然醒悟,只能以這樣的方式表達對這些平凡而姣好的生命的崇高敬意。
這一天我并沒有進入其他場館、去欣賞那些受到重點保護的展品,而在自由行動的時間里和結(jié)隊的臺灣同學(xué)一起,將腳印盡可能多地踏遍花博里的每一條小徑,為那些路邊花圃里的爭妍百花。整個園區(qū)就是一座奇妙的展館,金魚草、鼠尾草、鳶尾花……多么形象貼切的名字,仿佛讓靜止不動的花草“活”了起來——其實它們本身就是鮮活的生命,在金燦燦的陽光底下美得尤為耀眼,卻同時被賦予了自然的溫柔與和諧、不顯一點刺眼的色彩。
任意時間任意地點,只要有人有花即可觀花;再賦予了特定的環(huán)境,便可用心去細細賞花;而我來到臺北花博,是用思想去品茗它們、全身心地悟花……(作者:上海市實驗學(xué)校 姜子禺)